当前位置:中国元素 > 

中国的“社火”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20 10:17:28|作者:梁凤英

摄图网_500524273_舞狮(企业商用).jpg


社火舞狮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传统佳节的狂欢活动,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在青海、甘肃、陕西等地,“社火”是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的通称。


“社火”在我国由来已久。古代农作物抵御不住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古人崇拜天、地、风、雷、水、火(统统称神),幻想通过祭祀和禳解仪式,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社火之所以成为春节文娱活动的风俗而长期流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反映古代农民的这种良好的愿望。


“社火”一词,据《武林旧事》:我国宋代民间文艺团体在“街坊杂场”演出,被称“社伙”。“社”者,是合作起来的班子;“伙”者,谓其人多也。后来改成“社火”的原因,是因为“一烘即过”之故。


种类繁多的社火


在我国基本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社火民间习俗。有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高芯社、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狮子舞、唱社火、丑社火,等等。中国地方民间社火活动具有区域性的地方有:陕西社火、山西社火、河南社火、青海社火,还有一些城市特色鲜明,如:正宁社火、晋中社火、陇县社火等。在陕西,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这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每年春节,各乡各村群众自发组织,抬芯子、跑竹马、踩高跷、 耍狮子、走村串户,十分热闹。这种喜庆活动,关中称 “ 要社火 ”,陕北叫“闹秧歌”“闹红火”。


而陕南则称 “闹玩意儿”“耍故事”。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即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社火中的精华,是高难艺术——抬芯子,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状各异的拇指粗的钢筋,约两米高,用色纸做出各种造型的东西,如棉花、果树、纺车、布机,还有龙、虎等世间百物,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小孩(年龄一般4至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1人,多者10余人。或并立,或叠置,或横卧,或倒立。有的双臂摆动,像在行走,有的似荡秋千,高悬在3丈虚空,场面惊、险、巧、奇。社火中的高跷往往成群结队而行,艺高胆大的,走起路来故意歪歪扭扭,显得摇摇欲倒,让人捏把汗;有的行走间忽然劈一个双叉,坐在地上撒娇,当别人去扶时,将身子一纵,突然又跳将起来,立刻引来观众一阵喝彩。


跑旱船在陕南十分流行,群众喜闻乐见。它是由女演员扮驾船姑娘,男演员扮引船舶公,二人载歌载舞,紧密配合,表演各种戏剧性的情节。


在陕西,耍社火颇具古风,几十面三角形狼牙边的大旗,上书各个乡村之名。敲上威风锣鼓,锣鼓手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打锣鼓有一定套数,分老曲、新曲、紧三火等。老曲雄壮浑厚,新曲悠长明朗,紧张热烈。雄旗猎猎,统炮轰隆。若在街上和其他村的社火队相逢时,讲究礼让。先到者闪到一边,后来者先走,这明是礼让,暗则挑战和较量。鼓声一时大震,都想以气势压倒对方。各家的社火扮演人物,也以动作、语言、换花样等,使出浑身的解数,吸引观众。虽然带有竞赛性质,却从不评名次,好坏标准自在观众心里。


微信截图_20230320101242.png


舞狮子


山西社火在山西城乡有一民俗,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前,这年就不算过完。而每年的元宵社火,又是人们在过年的尾声中感到最为热闹、喜庆和惬意的时候。山西民间社火由来已久,有考证,主要源于古代人们对大地与火的崇敬。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由此民间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并且年年岁岁流传至今。时光流逝,如今的社火已逐步演变为正月里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省约有二百种,若按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高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


在晋南一带广为流行的高台,其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动人。高台表演先是锣鼓队在前开道,紧接着是许多装饰艳丽的旗伞,随后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由八人抬着,铁拐根据表演内容设计,造型自然巧妙。从事表演的艺人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们形成错觉的心理特点,虚实相伴,真假混同,那结构奇巧的“空中舞蹈”,每每令观者提心吊胆,而表演者不慌不忙,神态自若。太原自古为军事重镇,古时的连连战争,造就了太原人的尚武乡风。元宵节时的“武社火”,就是尚武风俗的沉淀和缩影。


摄图网_501240891_元宵节庙会民俗(企业商用).jpg


甘肃社火


东北大秧歌.jpg


东北大秧歌


元宵节期间,各地城乡举办的灯会,也是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素有“三晋灯火第一乡”美称的太谷县,每年的灯会都把县城装扮成灯的海洋。近日,当地一些能工巧匠研制出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大型组灯。此灯高八米,直径六米,灯型别致,灯外有灯,灯中有戏,灯内可容多人,真可谓“天下第一灯”。


陕西宝鸡地区,人们习惯称之西府,是陕西社火脸谱艺术颇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陇县和宝鸡县的社火脸谱,历史久远,脸谱造型奇特,色彩质朴明快,纹饰讲究严格,谱样多而齐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脸谱的最高水准。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宝鸡县赤沙镇三寺村的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它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赤沙镇血社火是以水浒武松杀西门庆为武大报仇的故事为题材,故名血社火,又叫快活。取名“快活”有两种意思,一是取《水浒》中地名,即“快活林”;二是取其意,即铲除了为非作歹的恶人后人心快活。


西安社火.jpg


西安社火


背冰亮膘是流传在山西南部永济县境内的一种奇特的民间风俗活动,当地人给它起的名字就是“背冰亮膘”。“背冰亮膘”是由一百零八个小伙子组成八卦阵的队形,踏着鼓点,不断地变换队形并进行表演。他们身着短裤,头裹红色绸巾,手敲铜锣,光着脊梁背着从黄河里捞起的大冰块。“背冰亮膘”的传统民间文艺活动在山西南部的永济县由来已久。这种活动,原本是一种祭祀活动。1853年,太平天国将领林凤样、李开芳率部两万余人从扬州出发北伐,一路上突破清军的堵截,经过安徽、河南等省来到山西的南部。一天,北伐的太平军遇到险情,前有清军的火龙阵阻挡,后有追兵逼近,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永济县首阳长旺村的村民相福禄自告奋勇,率领二百名精兵,化装成绵羊,将冰块投入火阵,为北伐的太平军打开了通路。为了纪念此事,长旺村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举办“背冰亮膘”活动。这种“背冰亮膘”活动都要沿着黄河边行进。一边是汹涌澎湃的黄河,河床中滚动着冰凌,岸边是踏着鼓点的“背冰亮膘”队伍,令人印象深刻。这种风俗代代相传,并且已经注入了现代体育锻炼的色彩。冰冻的冰块放在人的背上,而且又在每年正月十五这尚未解冻的黄河岸边,“背冰亮膘”,是对当地年轻人体质、力量、抵抗寒冷能力的严峻考验。如今,“背冰亮膘”活动仍在晋南地区的永济县境内流传着,每逢正月十五,这种活动就加入到“闹红火”的行列中。


社火拜年队伍.jpg


社火拜年队伍

责任编辑:游洋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