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元素 > 

贾湖遗址:触摸九千年前的历史脉络

发布时间:2024-08-28 15:40:19|作者:卞文志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再现9000年前文明场景.jpg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博物馆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贾湖村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村东头文化广场的东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第十次发掘,探方壁上被考古工作者画出的地层,像一页页古书,记录着贾湖遗址的前世今生。


40多年前,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鼎形器等11项“世界之最”。如今的贾湖,正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随着贾湖遗址博物馆的开放,这个小小的村子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文明起源看贾湖


贾湖遗址距今约7500年至9000年,是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丰厚的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的代表性遗址。从1983年开始,贾湖遗址历经9次发掘,出土文物6000多件。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鱼类人工养殖起源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大豆起源地等。贾湖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农业发展、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提供了宝贵资料。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以及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不仅展示了古人的生活用品,还真实反映了史前人类对文化生活的追求。


2001年6月,国务院将其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确定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随处可见洁白的仙鹤雕塑。8000多年前,淮水之畔的贾湖先民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恣意地生活,他们用仙鹤的尺骨制作出精美的骨笛,在莽原旷野中,吹响了文明最初的乐歌。8000多年后,骨笛在贾湖遗址“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贾湖遗址刻符龟甲最早的契刻符号.jpg

贾湖遗址刻符龟甲海报


“贾湖遗址迄今共出土骨笛40多支,大多为七孔。其中部分骨笛可吹奏出完备的七声音阶,而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先秦时期才有五声音阶。”贾湖遗址博物馆馆长武艳芳说,贾湖骨笛的发现,有力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


贾湖人是优秀的农夫。他们将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贾湖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粳稻种子和整地、收割、脱粒等系列农具;在种植水稻的同时,他们还学会了驯养家猪、养殖鱼类……动物考古学家吕鹏认为,六畜猪为首,家猪的驯化和饲养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以舞阳贾湖遗址为代表的华北地区的史前先民成功驯化野猪之后,猪的食用价值和有关猪的文化内涵便逐步深入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


贾湖先人的发明创造还不止于此。他们使贾湖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大豆起源地,发明使用着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契刻符号,佩戴着世界上最早的奢侈品之一——绿松石装饰物。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站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角度评价贾湖遗址为“中国史前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中华文明的星火从这里点燃”。


“五千年文明看良渚,八千年起源看贾湖。”在著名考古学家王巍看来,应着力将贾湖遗址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考古发掘研究窗口与中华文明保护展示高地。


让贾湖文物会“说话”


2023年5月18日,是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贾湖遗址博物馆试开馆运营。截至目前,该博物馆已吸引海内外20万人次游客前来打卡,成了展示中华礼乐文明之源的新窗口。


“从空中俯瞰贾湖遗址博物馆,一座座别致的圆形建筑错落有致并以廊道相连,形似一朵迸溅的水花,在麦田间舒展,寓意文明的发源和扩散。”贾湖遗址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博物馆建筑形象表达了史前聚落遗址的形制特点,各个单体“分散”却又“聚合”,与史前聚落环境相和谐,独具质朴的田园气质。


日出时分,贾湖人在这片水草丰美之地耕耘、撒下稻种,期待着金色的回馈;白天,他们迅猛地投掷出一支骨矛,麋鹿重重倒下;晚上,燃起篝火,喝着美酒,载歌载舞……走进博物馆序厅,迎面而来的场景化复原和数字化展示,再现了贾湖先民狩猎采集的生活。


武艳芳介绍,整个陈列展区采取“1+4”模式,精心设置“礼乐之源——贾湖文化主题陈列”和“贾湖探秘”“骨笛”“龟甲与符号”“墓葬与葬礼”4个专题展,全方位展现贾湖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厅内,骨笛、龟甲、绿松石饰物、历经千年炭化的稻作标本、孔径仅有0.7毫米的精致骨针……一件件文物,默默诉说着过往的辉煌创造。


大约9000年前,贾湖先民就学会了酿酒,他们会用什么材料来酿酒呢?在“奇妙酿酒坊”互动体验区,观众根据提示一步步学习古人的酿酒技艺。紧邻的“粮食加工台”“龟甲传书”“贾湖人的家”等数字化创意互动体验区,也吸引着众多观众尝试。


贾湖遗址博物馆处处展现出的“智慧化”,无疑是点睛之笔。武艳芳说,借助VR、AR等技术,利用光电沙盘影像设备、三维动画、演播装置等手段,力求实现文物的可视化显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让文物会“说话”,全方位讲好贾湖的故事。


骨笛:中国音乐史的起点


贾湖遗址发现了40多支骨笛,系用丹顶鹤尺骨制作而成,大多7孔,个别为2、5、6、8孔,具备五声、六声甚至完备的七声音阶结构,打破了先秦只有五声音阶的结论,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中最为丰富、音乐性能最好的五声至七声音阶乐器。


一支约20厘米长的七孔骨笛,收束了9000年时光,于贾湖之畔,奏响一段跨越千年岁月的华夏礼乐之曲。贾湖骨笛,推翻了中国七声音阶的“西来说”,也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提前到新石器时代前期。


而贾湖,也因为骨笛而名震天下。“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前期,有一个擅长音乐的巨人部落,这就是舞阳县贾湖遗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生导师、贾湖遗址发掘者张居中说道。


贾湖契刻符号.jpg


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jpg


贾湖骨笛远近闻名,可作为贾湖遗址的发掘者,张居中认为,贾湖人的卓越贡献,不仅仅停留在音乐层面。经过考古团队多年的研究发现,贾湖遗址在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的原始栽培稻实物,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之一,当时的贾湖人已经拥有了成套的农具。”同时,贾湖遗址陶器碎片上还发现了酒石酸,经分析为稻米、山楂、蜜蜂等发酵而成的米酒的残留物,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含酒精饮料之一。


“贾湖遗址中还有东亚最早的家畜,表明贾湖人已驯养了狗和猪。”张居中说,通过多种手段研究表明,贾湖猪是中国最早的家猪,在墓葬中发现有随葬猪下颌骨的现象,但没有发现猪的整个骨架。“狗在当时,可能人类将其当作朋友。因为在遗址里面零星的狗的骨头很少,基本上整个个体单独埋在房子和墓葬的边上,活着给人看家护院,死后继续给墓主看家护院。”而在饲养猪狗之外,还发现了贾湖人对鱼进行了集中管理和集中捕杀的现象,渔网与集中捕捞印证水产业的初期形态。


此外,贾湖遗址还出现了最早的陶鼎及冥器鼎罐壶组合,更有太阳崇拜的物证,世界最早的人类利用绿松石饰品的证据……可见早在9000多年前,贾湖先民建造房屋、耕种水稻、驯化家畜、制作陶器、吹奏骨笛,在这片土地上这般生活着。


契刻符号:汉字的雏形


学术界公认,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但在它之前,汉字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贾湖遗址刻符龟甲,从龟甲的形态、伴出器物和时代等因素来看,该刻符龟甲应是兼具盛装器、响器和占卜等功能的原始宗教用品。


贾湖遗址中有成组龟甲,内装石子,从龟甲的8、6等偶数组合和内装石子看,贾湖人可能已有正整数概念,并认识了正整数的奇偶规律,表明当时可能存在用龟甲内石子占卜的现象。


关于龟甲上的人类眼睛形状的符号,不同学者有诸多猜测。我们至今不知道,八千多年前的祖辈,怀着何种心情,在龟甲上刻上了这样神秘的符号。


首次发现贾湖刻符是在1987年的5月,在那一年的发掘中,他们从出土的龟甲、石器、陶器上发现了共17例契刻符号,其中龟甲刻符9例、骨器刻符3例、石器刻符2例、陶器刻符3例,有些形体与殷墟甲骨文相似。经测定,这些刻符距今约8000年,早于古埃及纸草文字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


这17例刻符几乎包含了点、横、竖、撇、捺、勾等所有汉字笔画构成,笔画顺序也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与现在的汉字结构基本一致。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些符号是一种原始文字,很可能是汉字的发端。


有专家指出,贾湖契刻符号与汉字的基本结构、组合方式、书写特征都基本一致,表明其很可能已具有原始文字性质。


就在贾湖刻符问世之后,不少古文字学家也尝试进行释读,有学者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早期文字”,也有学者表示其是“具有原始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在张居中看来,由于这些符号过于抽象,目前还不便对之进行臆猜,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形,应该记录了当时的主人一定的寓意。“其中的‘义’,是要用语言来解读的,所以也应该有对应的语言。这样看来,这些刻符就具备了文字的形、音、义的基本条件。尽管它大多只是单字,但已具备了文字的基本功能。所以,称其为原始文字,或者说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是可以成立的。”


对于贾湖符号是不是文字,学界仍是众说纷纭。而汉字的起源之谜,至今仍未有定论。这些贾湖刻符到底代表了什么?未来等待人们的探索。


虽然关于贾湖刻符的谜语,至今仍是无数考古学者渴望解开的真相。据有关专家介绍,贾湖刻符所产生的后续影响及意义,已经在后续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答案。从考古学文化角度观察,淮河中下游的双墩文化、龙虬庄文化、大汶口文化和侯家寨文化,东汉水流域的下王岗文化,都继承了贾湖文化的若干文化元素。贾湖文化的后继文化之一——七千多年前的双墩文化,发现六百多种刻符,丰富多样,具有表意、戳记、记数三大功能,与贾湖符号不少相同或相似,显系同一符号系统的继承和发展。


纺织:手工纺织的起源地之一


传说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开启了中华民族利用蚕丝制作丝绸的历史。而在贾湖遗址中,8000年前的贾湖居民也已经开始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


贾湖遗址内出土了纺轮、骨板、骨锥、骨针等一大批反映纺织技术的文物,许多陶器上也发现有绳纹、网纹和席纹等样式。有的骨针、骨锥通体磨光并有刮磨痕,说明经过了长时间使用。纺轮和缠线骨板的出现以及骨针的精细化标志着贾湖时代纺织技术的出现。


在贾湖两处墓葬中,考古人员还检测到了蚕丝蛋白的腐蚀残留物。综合分析表明,贾湖先民可能已经能够利用天然纤维织造纺织品并有意识地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这一成果将中国丝绸的考古学证据提前了4000年,证实了中国是首个发现蚕丝和利用蚕丝的国家,对于丝绸发展史的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


绿松石:造型工艺的先驱


绿松石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珍贵宝石,新石器时代中原大地的贾湖先民是制作使用绿松石的先驱。他们能够用几毫米的原料以开孔等方式将其串珠或装饰衣物,使原本体积不大的原料得到了较好地利用。贾湖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都经过了细磨和抛光处理,造型精美,表面润泽光滑,有些器物的透光性相当好,多置于耳部、颈部。这种随形制作的绿松石装饰工艺在当时的社会属于较为领先的水平,表现了贾湖原住民发现、改造材料的审美创造思维。


贾湖遗址的制石工艺很发达,石环、绿松石饰等制作精致。贾湖遗址出土了为数不少的绿松石,绿松石以圆形、三角形穿孔饰为主,基本作为个人装饰品,装饰头、耳、颈等部位,其产地研究表明,当时可能已有远程贸易的存在。


贾湖遗址的重大发现,是中华文化源头的划时代发现,但也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贾湖先民究竟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继续发展;贾湖先民的身材高大,其体质特征和人种基因和早期华夏族群关系、与现代中国人的基因传承关系究竟如何;贾湖二期发掘已经出现有父系氏族的特征和族外通婚的迹象,但晚其一两千年的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等却依然还是母系氏族特征;贾湖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迹象的稻米和成组的稻作农业工具,是否有稻田存在,等等,都需要进行持续发掘研究。有关专家指出,进一步回答好贾湖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强化贾湖遗址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体系成果的传播推广,成为我国考古界面临的重大文化使命。


村遗一体 美美与共


今年3月,贾湖遗址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消息传来,馆长武艳芳振奋不已。


她说,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最大特色就是“村遗一体”,村庄是考古遗址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村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具体做法就是在规划建设中注重听取、吸收村民意见,在尊重村民权益基础上,保护村庄原貌,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大规模搬迁,帮助贾湖村融入贾湖遗址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去。


“又见贾湖人”,是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围绕贾湖文化中的多个要素,结合贾湖乡村肌理,融合乡村资源,打造一个可以体验、可以互动、可以传播的空间,设置狩猎捕捞、稻作体验、采集渔猎等体验区,让游客充分体验当时的远古文明,让人们看到贾湖、感受贾湖、爱上贾湖。


“我们希望把村庄与农家打造成为贾湖博物馆延伸的体验区,将贾湖文化融入村民家中,让农户人家变成微型博物馆,让村民成为贾湖文化的宣讲员。”在武艳芳看来,这不仅可以实现贾湖遗址保护、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多方共赢,还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守住乡村的根和遗址的魂。


目前,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期正在建设中。其中,“贾湖MINI生活区”将引水成岛,复原部分贾湖生活场景,同时,通过原始服饰制作、钻木取火、野外捕猎等项目打造儿童活动区与研学体验区。


曾经的贾湖,是一处遗址;今天的贾湖,是中华文明溯源的重要坐标。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的贾湖,或将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


责任编辑:王灿灿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