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汀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即将到来。七夕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在全国各地有“乞巧节”“七月七”“女儿节”等多个名称。
将“七月七日”作为一个节日记载并加入乞巧元素,最早出现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搜神记》中也有云:“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绶’。”在汉时后宫之中,七月七日是宫女们操练女红、寄望爱情长久的一个日子。从这一点看,当代将七月七认定为“中国情人节”是有历史依据的。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第一次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月七日称为“七夕”。
清中期后,传统七夕节开始由盛转衰。清嘉庆年间,已有乞巧等风俗式微的记载。民国时期,七夕活动逐渐衰落的报道屡见于书籍和报刊。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多个地区民俗资料中表明“此俗现已绝迹。”七夕节及相关风俗大有从人们生活中消失之势。
中国的传统节日内涵厚重,其庆祝方式主要以阖家团圆、共享天伦、共襄盛会等集体活动为主,传统的七夕节庆活动也是如此,姑娘们向织女星默默祈求坚贞的爱情和高超的女红技艺,而男女之间表达私密的个人感情并不是节庆的主要内容,古代的人们也很难得到此类机会。
2002年,河北省文联等多家单位在石家庄市联合发起了一场名为“七月七爱情节”的七夕庆祝活动,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城乡居民竞相参加其中的金婚、钻石婚“百佳”评选及“十大巧女”评选等活动,人数逾十万人次。之后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为广大青年男女提供相识相知的机会,更有来自多个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进行七夕专题研讨,为七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民间开始自发将带有淡淡忧思的七夕镀上了“勇敢追爱”的当代色彩。而七夕与商业的结合、“七夕经济”的崛起,也自此而始。2003年,《北京青年报》题为《昨日“七夕”花价微涨》的报道中提到,为女友准备七夕花束的小伙子表示,七夕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此时花价有所上涨。之后,七夕“中国情人节”的身份逐渐深入人心,热度逐年增加,更是商家们追捧的商机。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甘肃西和的乞巧节、广州天河的乞巧习俗、浙江温岭的石塘七夕习俗、浙江缙云的张山寨七七会、湖北郧西的七夕习俗分别入选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每年七夕到来时,这些非遗项目所在地会组织戏剧表演、乞巧街市、斗巧活动、巡游祈福、成年礼、七夕文化旅游节等配套活动,还会以音乐节、自行车骑行大赛、文化旅游和经贸洽谈会、爱情马拉松等当代节庆方式庆祝七夕的到来,促进传统节俗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我们要更好地挖掘利用七夕宝贵的文化资源,实现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一是立足文化自信,借助国风热潮,将更多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节日活动,丰富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二是通过文旅融合,在七夕非遗项目所在地推出精品化、特色化旅游产品,提供丰富的节庆消费场景;三是融入大众生活,汇聚多方力量,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新的节俗文化,促进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