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 > 

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

发布时间:2021-10-01 0:01:43|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

  【专家点评】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高等农业教育作为农业人才培养主阵地,肩负着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队伍的时代重任。当前,高等教育在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方面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如下短板。

  农业人力资源对农村产业发展支撑作用不够明显。乡村全面振兴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产业创新、基层治理等领域专业人才,还需要能够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创新产业的现代农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人才回流比重低、外部人才引进难的双重矛盾,致使农业人才队伍整体存量较少、层次偏低、结构失衡,全方位支撑作用比较薄弱。

  农业人才知识体系更新滞后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专业体系、教学框架、授课内容等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诉求不匹配。主要表现在教学单位与生产部门合作动机不足,协作机制缺失,尚未形成联系紧密的产学研用一体化链条;互联网农商、乡村旅游、仓储物流等现代农业知识尚未整合纳入现有教材,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产出效率不高。

  农业人才培养层次较为单一、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培养目标更新较慢,培育路径不够鲜明,一些院校仍倾向于培育理论研究型人才,较为忽视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育,加剧了农业人才结构失衡等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向,迫切需要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更新培养目标,调整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农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引导青年学生扎根基层、扎根农村、服务人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服务“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引导综合性高校拓宽农业传统学科专业边界,增设涉农学科专业。及时调整农科类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因地制宜找准自身特色,例如,高职教育应注重输送农业经营实操人才,本科教育重视培养现代农业管理人才,研究生教育着力培育农业科研人才;师范院校实施好“优师计划”,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等等。

  精心选用熟悉现代农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加快知识更新节奏和步伐。贯彻“通识+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补齐师资力量不平衡、不充足的短板;继续巩固校企合作基础,既支持高校教师与企业生产对接以促进理论孵化,又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对待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改革职称评聘方法,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参加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优化高校师资队伍,打造名师引领、专家带头、能人支撑的教学队伍;加强农林高校网络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打造实用精品培训课程体系。

  探索农业人才培养集约服务,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引企入教”,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等农林院校与农林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平台,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产业布局和基层治理等,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建设,助力新型农业人才队伍培育;加快探索集约高效培养模式,统筹推进校地、校所、校企育人要素和创新资源共享互动,实现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将合作成果落实到推动产业发展中。

  (作者:黄庆华,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教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