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 >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乡村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4-09-14 17:31:00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乡村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

(作者:章程佳  学校:浙江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篇以温州X小学为例,展现了乡村教育中陶行知深层次的实践和对生活教育理念的运用。X小学通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将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实施“社会即学校”,利用劳动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家校社合作,培养社会成员,责任意识强,动手能力强;并激发学生在美育劳动实践中的思维创新能力,实现“教学做合一”。X小学的做法,既解决了农村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又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宝贵经验,强调教育回归生活、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在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培养农村新型人才等方面凸显出陶行知独特的人生教育理念和实践导向。

关键词:生活教育;乡村教育;劳动实践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X小学的实践和运用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即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是以,我们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契合,强调的是教育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主张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该渗透到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X小学通过整合当地教育资源与劳动实践,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意味着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生产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中,从中学习知识、技能,培养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这种做法让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学习过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参与感。

学校自主创课程品牌,在教育创新与传播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出发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涵盖了跨学科项目、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创新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力求在真实生活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成长。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的理念指出,教育要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践,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联系,时刻反映时代发展脉搏。这与我国现今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和实际相结合”十分贴合。在新时代条件下,乡村教育应该克服“离农”与“为农”价值取向之争,回归教育本身,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1]

生活化的学习环境。X小学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将北面的里屿垟万亩良田作为劳动体验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化学习环境。这种设置超越了传统教室的限制,使学生能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社会即生活”的理念。

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X小学既充分发挥了邻近社区资源作用,又得以在劳动教育推行过程中切实增进家校合作,实现劳动教育实施双向合力。学校充分利用本地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邀请具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学校课堂,成为“社会导师”,助力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的丰富性与实用性。这一做法着力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使得教育社会性的特点得到呈现。

培养学生生活的综合能力。通过班级责任田的分配,果园、农场、牧场等责任到班的管理形式,一方面使得学生切实了解并学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生活之创造力”的重要一环,即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这一堂大型思政课中塑造健康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劳动中经历成功与失败,学会如何面对挑战。

“社会即学校”意味着整个社会都是教育的大课堂。学校北侧的万亩良田劳动体验、家长劳动能手的参与,以及校园内外的劳动教育课程,都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X小学不是仅将学生学习空间局限于校园内部,而是将整个社区乃至社会作为教育的广阔舞台,实现周边教育资源的联动发展。通过社会参与,既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真正将社会变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实现了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顾名思义,就是把“教”“学”“做”三者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三者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是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他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做中学,学中做。X小学在美育教育、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做法,正是生动地展示了这一思路。通过开设学生个人展览、课堂作品公共展览、公共钢琴,推行“1+X”课程,为学生配备了计划本,分配班级任务,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学生等做法,既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做到了“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深刻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手脑并用”的教育思想。

二、总结:其他乡村教育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X小学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其实践经验为乡村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2]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教育方案,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劳动教育基地,体现了教育方案的本土化和实用性。乡村学校应深入分析自身条件,联合周边教育资源形成坚实的教育合力,创造性地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和课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乡村学校应注重将生活实践融入学科教育,通过智能校园建设、课程品牌建设及劳动实践开发等措施,实现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无缝对接,使生活成为学习的一种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这意味着,乡村教育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倡导跨学科整合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X小学着重于“教学做合一”的推行,既锻炼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又通过美育教育、劳动实践等途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思有创,从而实现综合能力提高。对农村教育而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突出重点,而非单一的知识灌输。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创造力,使之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调教育要回归并服务于生活,把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乡村教育领域凸显出实践意义。深化生活化教学改革,推广与学生生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推进农村教育改革需要采取的策略之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理解和执行生活教育的能力,鼓励教育创新,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推动学校与社区深度合作,资源深度整合联动,家校社协同推进学生全面发展[3];为缩小城乡教育差异、提升教学质量,运用科技手段,赋能乡村教育,借助智能化技术,尤其是远程教育、对点帮扶、个性化学习等手段,把培养创新、实践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内化为引领教育改革方向的乡村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指南。


责任编辑:郑珊珊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