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是学校的职责,养育才是家庭的职责。”“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越喜欢玩游戏、越认为游戏利大于弊、越容易沉迷游戏、在游戏上花费越多、玩游戏频率越高、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更高。”“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被严重低估了。”“家庭教育是从生到死的话题,整个家庭作为一个生命体,每个阶段都值得被关注。”“鲁迅先生1919年写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百年回响言犹在耳,我们今天如何作答?”……近日,2019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在深圳罗湖举行,约6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实践者热议“家国情怀与儿童成长动力”,参加“罗湖教改·家庭教育展示研讨活动”。年会由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以及中国教育学会共同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罗湖区教育局共同举办。
尊重成长需求 为父母与儿童赋能
“让孩子爱上学、想回家”,翠北实验小学校长李巍被孩子们爱称为“老猫校长”,她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阐释学校“共建共享‘课程超市’、共情共事共成长”的家校共育理念,“尊重孩子的需求,通过赋能教师,给儿童更多爱上学的理由;通过赋能父母,给儿童更多想回家的理由。”温馨朴素的话,引发与会者深深的共鸣。
“提到青春期,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个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话音刚落,台下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叛逆”。边玉芳接着问,为什么原本可爱的孩子变得不可理喻,变得冷漠、高傲、缺乏理智,变得拒绝管制、喜欢与众不同,做事“不过脑子”?我们是否了解孩子叛逆背后的内心需求是什么,他们的成长动力是什么?
边玉芳举家长广为关注的网络成瘾为例,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发病率接近10%。她指出孩子各种成瘾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目标感或目标不清晰,缺乏自我和自主感。“很多父母重视孩子要好好学习,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孩子不是知识的容器,孩子的生活不能变成学习—吃饭—睡觉的循环。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有生活目标、自我接纳、自主,才能为未来幸福生活奠基。”
孩子的成长需求要被看见,家长的需求也在顶层设计者的视野中。深圳罗湖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宾华介绍了政府三年投入百亿元推进罗湖教改的大手笔,其中着力打造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重点突破的领域。“深圳的家长文化素质很高,维权意识很强,社会参与意愿很浓,而且很愿意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提起罗湖有机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一体两翼”核心育人模式,以及罗湖家庭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1234567”,宾华如数家珍。
“一个三年级的留守儿童,当被问到多长时间能见爸爸妈妈的时候,小姑娘沉默不语,再问她就哭起来了,说已经有7个多月没见到父母,她认为父母不要她了。”说起基层调研时的这个细节,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崔郁不禁动容,她指出留守儿童由于无法获得正常的家庭教育和情感关怀,在学习、生活、品德和行为养成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贫困的境遇,导致穷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他们许多的误判,这些错误反过来制约穷人的发展,并使人陷入恶性的循环。”崔郁引用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的观点,呼吁优化偏远贫困地区的家庭教育。
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认为家庭教育的责任就是创造友好、友善、美丽、和谐的家庭环境和邻里环境,“良好的环境蕴含着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
民生幸福标杆,打造家校社共育友好环境
今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了“五个率先”“五个战略定位”,其中的“民生幸福标杆”要求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在阐释自己对家庭教育先行示范的思考时,关注的是家庭教育如何纳入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如何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
王水发认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言,“子女的生与死、善与恶,都在于父母怎样教养他们”。因此,深圳将构建完善家长学校、社区学校和家校社共育活动等三个主要渠道,在加强家长教育、弘扬家国情怀、推动家风建设、保障家庭教养等四个方面同时发力,提高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先行示范,意味着理念思考和制度设计都要走在前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明希望深圳的探索能回应新时代家长的需求,为家庭教育基本理论、基本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践经验。
“在家庭教育中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使家国情怀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的连绵不绝的能量源泉和动力引擎。”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沈德咏认为家国情怀成为儿童成长动力,家庭才能培养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理想的孩子。
“我们先后建立了13个家庭教育试点学校,培养了320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和近2000名家庭教育志愿者,开展了2400多场次家庭教育讲座和活动,直接服务家长超过3万人。”罗湖区人民政府区长刘智勇介绍了罗湖区自2015年启动家庭教育改革以来的成效,特别介绍了2016年注册成立的深圳市罗湖区中小学家委联合会,“这是全国第一个区域家委会联合组织,已经取得了社会组织最高等级5A级认证,推动了家委会工作从政府主导、学校组织向社会法人机构自主运作、自我完善的转变。”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卫国呼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家庭教育的立法进程,从法律上明确家庭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其教育定位和社会定位,以专业化、大众化、普惠化为方向,促进将家庭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完善家庭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
“成人要扮演好‘看门人’的角色,调整教育的节奏,发现和选择养育的关键抓手。”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吴重涵强调“儿童是在经历中成长的”,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正如杜威所说,人生的经历具有潜在教育性。所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一个整体,要尽可能提供儿童所需要的经历的机会,释放他们的潜能,这是教育更广义的责任。
优化亲子关系,激发孩子生命潜能
“我特别同意李玫瑾老师提出的养育观念。给母亲放半年、一年的带薪养育假,成本由国家承担,收益仍然是国家的。”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建议,在不侵害家庭教育私有性的前提下,政府应提供网络的、财经的、政策的支持,来弥补家庭教育在体制、资源上的短板。
全国人大新近发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加入了网络保护的专章,涉及网络沉迷、网络不良信息、网络欺凌等相关的内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解决之道在于优化亲子关系,把游戏作为亲子沟通、亲子活动的内容之一,“陪伴是最好的管理”。
在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关颖眼中,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亲子之间的互动。她强调家庭教育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儿童为本、教孩子做人,两个基本点是尊重儿童权利、提升家长教育素质。
“健康的童年奠定一生的基础,家风是健康家庭的基础和灵魂,要多重要有多重要。”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王学典认为,“今天的家风建设中,心怀国家、恪尽职守要作为最高与最终的要求来加以提倡与引导。”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曾经担任过鲁迅博物馆馆长,他认为鲁迅“不要占有子女”“现在的子就是未来的父”“不把利己和权力放在首位”等观点背后的深层逻辑值得深思,如何理解、指导、解放孩子“成一个独立的人”,仍是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课题。
“中国已经大跨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教育、家庭建设要前瞻性地研究这个话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鹿永建认为要正确解读婚姻和养育的美好,“孩子是来成就父母的,养育儿童不仅对社会有利,养育本身就是美好的。”
“我发现很多孩子缺少目标、缺少动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到了高三要考大学,还不知道自己最适合什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引用尼采的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认为每个孩子的生命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家庭教育要抓住体验、榜样、目标和习惯这4个关键词赋予儿童成长动力,激发孩子的潜能,让生命不被辜负。(作者:杨咏梅)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超级管理员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