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内 > 

探究“千古第一村”——流坑

发布时间:2021-10-06 22:44:13|来源:中国周刊|作者:邓海霞
微信图片_20211006222533.jpg

恩江下游的乌江穿村而过


也许是孤陋寡闻,到江西乐安县之前,我所知道的江西明清建筑群主要集中在婺源一带,比如理坑、簧岭、李坑等等。等到了离乐安38公里处的流坑古村时,我就惊诧了,它面积之大、古建筑之多、布局之巧妙、文化之深远是其他古村难以企及的,但由于其低调的内涵,很多人跟我一样并不知道。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流坑古村一探其究竟吧! 


微信图片_20211006222550.jpg

流坑村游人


古村流坑看今昔


流坑古村位于赣、闽、粤三省交界处乐安县牛田镇。从吉安出发车行约一个半小时,就抵达了流坑古村旅游服务中心,这是一座融古典韵味和现代风格于一体的建筑。流坑古村人才辈出,该村历史上涌现出两名状元、三十四名进士、七十四名举人。距村子不远处,一簇簇古樟树犹如一顶顶撑开的大伞,点缀荫庇着整个村子。碧绿的樟叶衬托着蓝天白云,溶进灰白相间的建筑群中,把我带进了苍茫与神秘之中,一股久违的乡愁瞬间在心头荡漾开来。

流坑古村始建于五代,兴起于宋代,衰微于元代,繁荣于明清,败弱于民国。古村背靠青山,三面环水,处于丘陵地带的盆地中央,盆地东南角有个缺口,一江碧水从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中逶迤而来,江水澄澈,悠然一脉,至村边转绕而西,予流坑村以抱水枕山之胜,灌溉舟筏之利。远处,群山拥翠,岚雾飘拂;近处,江水环绕,参天古树掩映芬芳中洋溢出凝重祥和之气;村周江岸,野鸥翔集,百鸟和鸣;环村水面,晶莹可人,澄净里透射着灵秀之态;古村院外,青砖环护,绿柳周垂。弯弯的江水,静静的古村,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窄窄的石桥,构成了古村诗意般的轮廓。

一群农家女身着各色衣裳,顺着江边的青石板浣衣洗被,娴熟优雅,无意间为古村平添了几分闲情逸致。这条环绕古村的河名叫乌江,与楚霸王自刎的乌江同名,但它却是千年以来哺育古村流坑的母亲河,给世世代代生活在流坑的乡亲无边的暖意,更给千千万万流坑的游子无限的乡愁。


微信图片_20211006222555.jpg

流坑村古村明清建筑一角

微信图片_20211006222559.jpg

江西千古第一村——流坑


古村街巷,由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以使过往行人晴天免受尘土飞扬之苦,雨天则无泥泞路滑之忧。巷道不足两米宽,夹在两旁古色古香的老屋中间,因为转角望不到尽头,烟云萦绕下恍若梦境。鳞次栉比的老屋,早已被风雨侵蚀褪下了明丽的色彩,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缕温馨的青色遐想。流坑村现存的500多栋各类建筑中,有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260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牌坊楼阁59座,各类宗祠50余处,是江西唯一类型齐全、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特色显著的古建筑群。

古村流坑,既有流坑人长期接受儒家文化熏陶之功,更是中国经济南移的大趋势所致。南方经济的迅速崛起,科举入仕制度为有所准备的南方人提供了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批批流坑人也汇入了科举入仕的大潮入朝为官,在带来各种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菲的财富。于是,以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为基础,辅之以政治资本和经济实力,一个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流坑村也就拔地而起了。


微信图片_20211006222603.jpg

流坑村里的小女孩

微信图片_20211006222607.jpg

流坑村小巷人家


流坑归来不看村


游至掌灯时分,灯火昏黄,如恹恹欲睡的老人眼。小巷纵横交错,卵石路面泛着清白的光。古村由于待修缮开发,大部分居民已迁至村外,只有少数老人因住惯了一辈子的老宅,还暂时不愿离开村子。而我成了古村此刻唯一的游人,这恰恰是我所想要的。因为这能让我安静、不被打扰、心无旁骛地感受古村的真实气息,与那些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老宅对话,从那些断壁残垣、高墙幽巷、挑檐烟柱上,探寻老宅主人的生活印记,聆听他们讲述曾经的故事。

我穿行在幽窄小巷,常有老宅大门洞开却空无一人。乌江如弓背,龙湖如弓弦。地势背高弦低,古村依势而建。乌江绕村而行,龙湖穿村而过。远处青山环抱,拱挹古村子民。所谓“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绛西峙”。当中一块山间盆地,沃壤良田,浑然天成。典型的风水宝地。古人对风水的理解和讲究,在流坑古村体现到了极致。

流坑古村建筑布局以“一横七竖”的八条街巷为主框架。主巷与乌江相对,引江风入村,搭配完备的排水系统,风水格局非常完美。小巷密如蛛网,与主巷交错,形成交通网格。从任一巷口出发,都能通达古村。巷道首尾建有望楼,早开晚闭,有防御功能。这些基本构架外,村子里祠堂、庙宇、阁楼、牌坊、店铺、水井、塔楼、墓葬、书院、桥梁等古建筑一应俱全。古村遗留的古物中,那些雕刻最让人叹为观止。砖雕、木雕、匾联、壁画等,都极其精致,文化风貌弥足珍贵。在这里,流坑古村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古代文明遗存。

有廊桥横跨龙湖两岸,将古村连成一体。这里既是通行要道,也是聚会场所。村民以桥为市,每日清晨5时,桥市已是一派热闹光景。当地出产的蔬菜、粮油、果品、鱼禽等物产便在这里汇集交易,互通有无。散市后,那些水泥摊位瞬间变身休闲的桌椅。村民在这里吹河风、话农桑、看风景,好一幅恬静自然、祥和安宁的山居图卷。

拂过历史的烟尘,流坑古村已呈残年老态。目之所及,随处可见倾覆的廊柱、散堆的屋瓦、风蚀的雕窗、斑驳的漆门。许多不知名的高庭大院,有的多易其主,物是人非;有的人去楼空,荒草萋萋,一片寂寥。漫步流坑,不管是穿梭在七横一纵的巷道里,还是在航拍中俯视流坑村落的整体布局,都可以明显感受到古代风水文化在建筑中的表现痕迹。在巷道建设上,流坑古村采用了七横一竖的梳子形格局,巷道内部又有众多的小巷纵横交错,如同迷宫。每条巷道的首尾分别建有望楼,巷道与望楼有村墙纵横相连,所有的望楼关闭之后,整个村子就处于全封闭状态。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在特殊时期防匪防盗,保证了整个村子长治久安。

很多的游客在流坑参观游览时,一边赞叹这些明清建筑群规模庞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保存完整,如同一座城池,一边疑问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座千年古村的辉煌历史?有人说是耕读兴家,也有人说是农商发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使在本地也无定论。


微信图片_20211006222613.jpg

千年古村流坑村风光

微信图片_20211006222617.jpg

古樟林风光


耕读传家兴董氏


流坑古村落面积约3.61平方公里,现有1200户,6000余人,流坑古村全村以董姓为主,据董姓族谱记载,流坑董姓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以唐代宰相董晋为近祖,董晋六世孙董清然为第一代祖,真正在流坑定居下来的则是董清然的第三孙董合,他其实是流坑董姓的真正开基祖。据考,流坑古村始建于五代南唐,是以董氏为血缘关系而聚集的家族村落。村里崇文重教,因科第而兴,曾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之美称。古村也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董氏精英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元代时,古村遇兵患,遭到焚毁。明清时,村中有识之士接续祖业,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

北宋初期,朝廷开始盛行重文轻武,大兴科举,流坑开基祖董合的长孙董文广抓住契机,大办学堂书室,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先是董文广侄子董淳在1015年中进士,后又出文武状元各1人,从此以后,人才辈出,耕读传家也由此盛行,并代代相传。一直到清中期,流坑共考中进士34名、举人78名,入仕为官者超百人,这个惊人成就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少见的。

流坑古村对科举兴家的重视在村里很多建筑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我们在村中看到有个怀德堂,正堂墙上有一幅浅浮雕壁画,画中元素众多,但都有入仕的吉祥寓意。

在流坑村西侧棋盘街边还有一座状元楼,始建于南宋,是为纪念南宋恩科状元董德元而建,晚清时重修,但很多柱基仍是明代遗物,阁楼中悬挂的牌匾“状元楼”、楹联“南宫策士文章贵、北阙传胪姓字先”据说就是朱熹亲笔书写。修建此楼的目的是以此激励董氏后人要牢记科举兴家。

村北有一座规模最大、时间最久、保存完好的文院,始建于明代中期,是一座带庭院的三进硬山式建筑,内有前廊、前后天井、状元桥、上堂、泮池、花园和一座藏书楼,这就是流坑古村最大的书院和文人聚会的地方。那个藏书楼据说曾有万卷藏书,可惜已毁。据记载,在明清时期,流坑大大小小的书馆、学堂有近30所,这样的规模,在中国文化名村镇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董氏先祖们对子孙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些大肆重修祠堂、书馆的做法,也是文化传承在子孙中的深远影响所致。(图文/邓海霞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