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把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培育发展现代化徐州都市圈,对于新时期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以及完善我国城镇化战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强调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是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空间组织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徐州都市圈地跨苏鲁豫皖四省,属于跨行政区域型都市圈,是江苏重点打造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建设徐州都市圈,对于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以及完善我国城镇化战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与实践表明,依托中心城市推进徐州都市圈既是双赢举措,也是必由之路。
中心城市与都市圈
存在共生互动关系
都市圈与中心城市紧密相连、共生共荣。从都市圈角度看,中心城市凭借其辐射带动能力,通过要素扩散、产业转移、知识外溢、技术转化等多种途径,带动外围地区其他城市发展,使其逐渐成长为次中心或节点城市,从而提升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平。从中心城市角度看,随着都市圈功能体系的逐步完善,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分工与联系日益深入和频繁,次中心和节点城市不断增强集聚效应,形成新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反哺中心城市发展,推动中心城市能级提升、辐射范围扩大。
徐州中心城市和都市圈
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2017年国务院明确徐州为淮海经济区域中心城市,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建设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全省重要功能区的独立板块,并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快了徐州中心城市建设。2021年国家发改委明确徐州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徐州加快建设“双中心城市”注入了新动能。从发展阶段看,目前徐州中心城市尚处于快速成长期,表现为集聚与扩散效应共存且力量大体相当,尤其是存在城市能级较低、功能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导致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亟待做优做强。另一方面,自本世纪初提出徐州都市圈概念和编制实施规划以来,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都市圈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并未实现根本性突破,目前仍处于培育成长期,表现为中心城市形成相对优势,圈域开始扩展,外围城市逐渐成型,而同时存在圈域内城市间分工协作不紧密、同城化水平较低、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亟须加快培育发展。
培育发展现代化
徐州都市圈的措施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遵循中心城市与都市圈互动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相结合,以健全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为保障,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布局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徐州都市圈,为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动都市圈协同共赢发展。针对徐州中心城市能级不够强等问题,首先急需优化提升城市功能,通过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医疗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等举措,着力增强都市圈的现代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要素配置中心等核心功能,并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重点发展一批条件好的县城,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弱项,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接配合,推动都市圈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同城化都市圈。全面增强徐州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并发挥其作用,围绕“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协调推进都市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放射状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通圈域内“断头路”,改造“瓶颈路”,提高路网衔接转换效率,推动公交服务同城化,打造“1小时通勤圈”。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统筹布局都市圈货运场站、物流中心等,鼓励不同类型枢纽协同或合并建设,支持城市间合作共建物流枢纽,推动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物流运行效率。统筹都市圈内市政和信息网络建设,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布局和信息网络一体化布局,推动各类市政管网合理衔接,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为共建都市圈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打造“链群”上都市圈。围绕徐州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推动都市圈产业融合发展和优化布局,构建错位互补、集群成链的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制造业分工协作,发挥徐州装备制造业引擎作用,推动链式关联、梯度布局,统筹整合都市圈内各级各类开发园区,支持建设一体化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徐宿现代产业园区、泉山萧县合作园区等共建园区提档升级,共建徐枣产业园区,推动中小城市融入中心城市产业布局,促进形成差异化协同的制造业发展布局。共同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服务业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高品质生活圈。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依托徐州医疗卫生、高等教育等比较优势,统筹推动都市圈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社会保障接轨衔接、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积极拓展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促进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都市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拓展苏鲁省际边界“四联四促”工作机制,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灾害事件预防处理、治安维稳、行政执法、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协调联动,建立健全跨行政区社会治理体系,携手共建和谐稳定的都市圈。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打造绿色美丽都市圈。围绕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探索总结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严格保护跨行政区重要生态空间,联合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强化生态网络共建和环境联防联治,持续提升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建立跨省市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机制,构建覆盖生态状况、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的生态监测网络,建设都市圈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以源头防治为重点,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建立都市圈污染综合防治和利益协调机制,探索生态保护性开发模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谱写践行“两山”理论新篇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健全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按照“健全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的要求,中心城市率先在都市圈协商合作、规划协调、政策协同、社会参与等机制建设上开展深化改革探索实践,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更多创新成果和改革经验,打造都市圈改革创新示范区,在都市圈范围内复制推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引领、空间开发管制、公共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为重点,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营造有利于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市场环境。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都市圈内社会各方的认同感和积极性,营造有利于都市圈建设的社会氛围,汇聚形成共同参与和支持都市圈建设的强大合力。(作者系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游洋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