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昏火烧云长江大桥黄鹤楼
傍晚武汉国际广场
武汉街景
武汉最近又火了。来武汉旅游的外国游客们,纷纷被武汉“光谷光子号”空轨和无人驾驶汽车所震惊,相关视频不断出圈,引来外交部点赞:“赛博武汉”,名副其实。而随着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China Wuhan Travel瞬间走红。
提起武汉,许多人自然想到武汉三镇:汉口、汉阳和武昌。汉江汇入长江,在地理意义上将武汉一分为三。然而,“武汉”作为三镇的合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此前,武汉地区一直或多或少与“江夏”这个名字有关,其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设立的江夏郡。
历史悠久
武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景观,都是这座城市的瑰宝。
三国时期,这里是蜀汉的边境地区。在明清时期,武汉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文化和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艺术家都在这里活跃。在这个时期,武汉的建筑和文化景观也得到了大力地保护和修缮,这些都成为今天武汉的重要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武汉,我们可以看到当地人民依然保持着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这也是城市的魅力所在。无论是在文化、艺术、历史还是社会发展方面,武汉都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城市。
武汉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景点和旅游胜地。其中,最著名的景区包括黄鹤楼、东湖、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博物馆等等。
黄鹤楼是武汉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名城的象征之一。它位于长江南岸的蛇山之上,是一座古老的楼阁建筑,建于公元223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黄鹤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黄鹤楼》的主要背景地之一。登上黄鹤楼,可以俯瞰武汉美景,感受到古老文化的魅力。
东湖是武汉市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湖风景区占地面积约为87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湖光山色,还可以参观东湖樱花园、东湖水上乐园等景点。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公铁两用桥,也是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公铁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米,桥面宽24.5米,主塔高80.6米,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桥。游客可以在桥上欣赏到长江两岸的美景,感受到长江的壮阔和浩瀚。
武汉博物馆是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也是武汉市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武汉博物馆馆藏丰富,展品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金银器、民俗文物等等。
百湖之市 湿地之城
武汉坐落在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因此也被称为“江城”。这座特大城市,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今天,又因护水而美。很难想象,一座城市竟然拥有160多条河流、160多个湖泊,湿地面积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18.9%。因此,武汉也被称为“百湖之市”“湿地之城”。
在武汉,长江以南,低矮的山丘与洼地之间,东湖、沙湖、南湖、严西湖、竹子湖、汤逊湖等,以及位于城市远郊的青菱湖、野湖、梁子湖、斧头湖、牛山湖等众多湖泊,星罗棋布;长江以北,自东往西,有月湖、墨水湖、龙阳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三角湖、汤湖等湖泊。此外,在汉江的巨大水系上,又有东大湖、张毕湖、竹叶海、杜公湖、涨渡湖等大小湖泊。
武汉的湖泊大多属于浅水湖泊。在这些湖泊周边,容易形成一片片水草丰茂、波光潋滟的湿地。生活在武汉和附近的人们,喜欢把这种长满苇草、菖蒲、水葱等植物的湖汊湿地称作“水荡子”。
这些湿地中,包括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沉湖湿地,以及6处国家级湿地公园、4处省级湿地公园、5处市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这么多湿地的城市,并不多见。
(组图)武汉东湖
(组图)秋天的武汉城市公园
在这些湖汊湿地上,一年四季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它们守护着湖汊湿地,使其变得更加清澈透亮。这些水生植物,有的长着修长的茎叶,可以从水底挺出水面,像芦苇、花叶芦竹、荷、千屈菜、菖蒲、水芹菜、梭鱼草等,就叫“挺水植物”;有的从小到大都漂浮在水面上,就叫“浮水植物”,如浮萍、菱、水浮莲、睡莲、凤眼莲等;另有一些,从早到晚总是沉在水中,只有到了开花时,才把花茎、花朵露出水面,它们就叫“沉水植物”,如苦草、竹叶眼子菜、水盾草、金鱼藻、狸藻、狐尾藻等。武汉的湿地里生长的各类水生植物超过400种,其中包括许多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码头文化铸就武汉英雄气质
万里长江,无数码头因水而兴,武汉既有丰沛的水文化,也有热闹的码头文化。自从明清到近代,武汉曾经是中国内陆的经济中心甚至国际性城市。回顾历史,正是码头文化里蕴含的旺盛生命力成就了武汉。当下“打码头”这个词对于新一代的武汉人来说已经极为陌生,可是在过去几百年里,围绕着码头的斗争风云却是天天都会发生,伴随着这座城市一起成长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印记。
近代,武汉城市变迁与码头发展息息相关。武汉码头兴旺的源头应该从明代开始算,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独立发展,汉口因为良好的港口条件,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在明末清初成为四大名镇之一。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武汉的码头起源于内河,汉口天宝巷码头是有名可考最早的码头,当时码头停泊木船最大吨位约900吨。1861年,汉口开埠。武汉在长江沿岸建设了一批近代轮运码头,使得其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码头年货物吞吐量仅次于上海。
1910年,汉口有大小洋码头 74个。到1926年,大大小小洋码头有87个,从江汉关一直延伸到丹水池、谌家矶一带。
20世纪初,随着汉口民族工业的发展,硚口以上的汉水边由民营企业修建了一些专用码头。至1928年,有这样的专用码头25个,一直延伸到皇经堂、古茶庵一带。这些水码头都是土码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武汉有水码头240多个,陆码头220多个,码头工人5万左右。
码头在为武汉带来繁荣经济的同时,也形成了当地特有的“码头文化”。生长在大江大湖边的武汉人,擅长和天南海北的人打交道、做生意,有很强的“江湖气”。由于在码头的艰难营生,逐渐形成了武汉人好勇的民风,体现了他们性格中的坚毅强悍,也带给武汉这座城市敢打敢拼、积极进取的精神。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刚烈”性格,才有了革命士兵与反动军官的“斗狠”,也就有了后来轰动全国的武昌起义,敢为天下先,打响反帝反封建第一枪。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火爆脾气,让武汉成为“收回英租界”“二七大罢工”等重要革命事件的发生地。
武汉码头航运的繁盛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来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水运“速度”已经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武汉码头雄风不再,进入了短暂的“沉寂”。但从2004年武汉阳逻集装箱码头一期投产到2010年武汉新港成立,再到武汉新港按照“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目标强势复苏并加快发展,武汉码头焕发出新的活力。
目前,武汉新港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以武汉为中转枢纽,通江达海的国际航运物流网络体系已初步建立。湖北港口集团的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省货物吞吐量首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60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23.3%、18.4%,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
今天,阅尽沧桑巨变的码头,告别昔日喧嚣而谢幕,又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浴火重生。依托武汉港打造“江汉朝宗”文化旅游景区,阳逻港打造长江内河首家绿色港口示范码头,长江核心区百余码头的拆除、迁移、集并整合,等等,华丽变身后的城市滨江生态景观、洁净优美的长江主轴岸线将为长江增添一道道秀丽风景。江水奔流不息,岁月荏苒不留,码头旧貌新颜,这是武汉人的共同回忆,更是武汉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美好未来。
(组图)武汉樱花
黄鹤楼夜景
武汉街景
武汉城市风光全景
码头文化也让武汉人民有韧性、有蛮劲,他们骨子里渗透着“不服周”“不信邪”的倔强顽强。不管是战争年代的“保卫大武汉”,还是和平年代的“九八抗洪”,都让他们秉执着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武汉毅然关闭离汉通道,武汉人也没有被吓到、没有被压垮。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守护者,是这座城市的英雄。
科创之城
除了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外,如今的武汉,得益于百年之前铸就的城市发展基石,拥有超百万大学生的“高校之都”,转化其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优势,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壮大,以高质量发展的姿态迈进GDP“两万亿俱乐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创新作出新的部署,明确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不久前,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著名测绘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获此殊荣。这是中国科技界最有“含金量”的奖项,也掀开武汉科教实力的一角。
武汉是“大学之城”,有高校92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机构91家、130余万在校大学生,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武汉在科技集群领域连续6年保持上升态势,今年排名全球第13位、全国第5位。
纵有如此创新“家底”,要点亮“科技树”,带动生产力跃迁,还需完成关键一步——转化。
一座科创中心城市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烦恼”。过往很长一段时期,武汉都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挑战。武汉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创新型企业众多,产出的科技成果也不胜枚举,但科技成果转化通常需要经历实验室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死亡之谷”、横渡市场竞争中的“达尔文之海”,才能实现商业化运营和大规模生产。
“新春第一会”向来是观察城市发展重心的风向标。今年2月,武汉以科技创新为题,释放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坚定决心。
这已经是武汉连续第三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被三度强调。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时间回到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中部唯一、全国第五个国家科创中心。当月,武汉重点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武创院即正式启动运行。
看似横空出世,其实筹谋多时。
在武创院院长李锡玲看来,武创院就像一艘正在打造中的“科创航母”:“我们是全领域覆盖,既有院士专家团队及一流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也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以及专业的投资机构。”
按照经济学领域著名的创新理论,所谓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重新建立”,或“生产要素之新的组合”。否则,“你不管把多少驿站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绝不能从中获得一条铁路”。
作为武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武创院的定位,正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集聚者、整合者、催化者。其中的关键,是瞄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和科技企业培育的“最初一公里”,努力跨越从科创到产业之间的鸿沟。
就在去年,武汉生命健康、北斗等优势产业领域诞生出全球首台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球首款通导遥一体化北斗芯片等重大成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建设,武汉首次进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全球前十。
从数据上看,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短短五年里成倍跃升,从2019年的4417家增长至2023年的1.45万家。同时,武汉还诞生出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309家,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全国城市第七,逐步构建起企业创新发展的梯度培育体系。
一个敢想敢干的创新机构,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这座城市的魄力。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武汉市科技创新局也在今年2月挂牌,由原来的“市科学技术局”更名为“市科技创新局”。武汉市科创局有关负责人解释,加上“创新”二字,就是希望推动科技和产业更加紧密结合,“集中一切有利的要素和资源来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
6月初,武汉出台《关于加快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核心也是围绕产业,力图形成“以教育培养人才,以人才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产业”的良性循环。
武汉宝成路夜市
武汉户部巷美食街
武汉户部巷美食街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武汉夜景
武汉光谷新转盘的星河造型
培育壮大未来产业
2024年,所有谋求创新发展的城市都在奋力解答“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课题,而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于近日印发,选取13个细分领域绘出“武汉未来产业地图”。
武汉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到2035年,力争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万亿级。
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6大方向。
目前,全国超过20个省市围绕前沿领域推进未来产业,重点各有不同。经过多次调研、座谈,武汉确定从这6大方向布局未来产业,选取13个细分领域绘出“武汉未来产业地图”。
具体分类为未来制造(未来显示、人形机器人)、未来信息(元宇宙、未来网络、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未来材料(未来新材料)、未来能源(电磁能、新型储能)、未来空间(深地深海深空)、未来健康(生物制造、脑机接口)。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3个细分领域,既基于“国家所需”,也立足“武汉所能”,盘点了武汉的创新平台、产业主体、创新人才等既有优势。
比如发展“先进半导体”,一方面是直面国家“缺芯少魂”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武汉有对应的创新平台、头部企业和多位院士领军人才。今年,九峰山实验室研制下线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更坚定了武汉在这一领域攀峰的信心。
再比如发展“元宇宙”。武汉有软件支撑、算力超前,有泽塔云科技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在工业软件和泛娱乐领域有独到优势,且场景丰富,既可以发展工业元宇宙,将数字孪生技术“映射”在工厂里,也可以发展消费级元宇宙等。
按照《实施方案》,武汉定下“近目标”和“远目标”。
“近目标”是,力争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未来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打造5个以上、力争10个以上100亿级未来产业集群。重点依托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组建武汉未来产业研究院;技术创新能力持续突破,成立13个以上新型研发机构,突破30项以上关键未来技术,推动落地100个以上转化成果,申请500个以上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制定50项以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创新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引育超万家未来产业企业、千家规上企业、百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上市企业、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产业发展生态不断完善。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项目,每年推出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完善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打造国际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和生活服务的国际社区。
“远目标”是,到2035年,力争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万亿级,打造2到3个千亿级产业、若干个五百亿级产业,形成一批产值规模超100亿元、市值超1000亿元的头部企业。
夜经济迸发新活力
2024年3月30日,央视财经发布首个“中国夜经济活力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武汉上榜中国夜间消费最活跃十大城市。近几年,武汉市商务部门大力发展商文旅体融合夜经济业态,引导重点商贸企业与文旅项目开展联动,发展商文旅体融合的夜间经济业态和品牌。武汉正在发力将小龙虾打造成为当地的地标美食,以借此释放当地消费特色和消费潜力,利用城市IP与“虾文化”跨界联动,成为不少本地及外地游客首选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一座城市的夜宵火爆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座城市的人气和活力。而武汉的夜宵时段,外卖订单量排名常年位列全国前十。有外卖平台数据显示,武汉2个月要吃掉上万吨、近30亿只小龙虾。
此外,网络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武汉夜间玩乐订单占比近57%,其中,酒吧的线上消费订单规模同比去年增长60%。火爆的“夜经济”场景在武汉三镇都有一些夜生活的“爆款”和“网红”,且业态丰富多样。
武汉餐饮业协会会长刘国梁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在当地餐饮行业耕耘40余载,在他看来,武汉夜经济火爆的原因在于餐饮街区载体较多,“武汉的热门商圈就有70多条,餐饮美食街就有30多条,餐饮消费体量大”。
武汉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现有6大核心商圈、23个区域商圈、112个社区商圈、11条特色商业步行街,购物中心商业面积突破1300万平方米(全国排名第9)。2023年国庆期间,江汉路步行街夜经济持续火爆,夜间客流量达361.10万人次;武汉光谷商圈长期位居全国夜间消费最旺商圈之一。为了持续跨界赋能,近年来,武汉将美食与夜游结合,打造餐饮美食夜游新体验。前不久的“五一”假期,江汉路、万松园、沙湖路、光谷步行街等美食街夜间生意火爆,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延长夜间营业时间,节假日一般会营业至凌晨2点。
作为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也是今年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武汉粮道街、万松园、户部巷等美食街区节假日夜间生意火爆,整座城市的“夜间模式”被唤醒。
责任编辑:王灿灿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