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安庆市:新兴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6-03 16:15:14 作者:梅淑娥

图片

安庆市东部新城新河景观带

图片

安庆振风塔

图片

安庆天柱山机场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皖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安庆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是京剧的发源地,也是黄梅戏的故乡。安庆市自然风光优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展现出强劲的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安庆市紧扣省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实施“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以市领导领衔的产业链专班顶格推进,全力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今,安庆市在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迈向高端化集群化


安庆市是省内汽车产业“第三极”,拥有国家级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全省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以安庆经开区为核心,桐城、怀宁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构建了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为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条。江淮、振宜、雷萨三大整车企业落户于此,规划汽车产能超100万辆。同时,环新、爱信、美的威灵等426家汽车产业链企业集聚,产业从单一的发动机零部件向动力电池、车身部件、底盘、汽车电子、汽车后市场等多元化转变。2024年,安庆市汽车产业营收达1181.7亿元,安庆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作为长江经济带5个千万吨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安庆市依托安庆石化炼油转化、轻烃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形成了以安庆石化为龙头,曙光集团、泰恒发等骨干企业,以及艾坚蒙、飞凯新材料、会通新材料等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体系。聚焦化工新材料、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涂料和特种化学品等细分领域,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2024年,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60亿元,安庆高新区也成为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安庆市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形成以市经开区、桐城市为核心,怀宁县、迎江区、岳西县等为特色装备制造基地的“双核多基地”布局。安庆经开区列入省高端装备制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安庆中船研发生产的ACD双燃料发动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远大轴承在轴承组件细分市场领域专业化程度居国内前10、安徽省第1。全市智能算力总规模突破260.6P,在智慧农业、智慧政务等领域形成多个典型案例,其中2项入选省级标杆示范项目。2024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286家、产值558亿元,人工智能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55家、产值22亿元。


开辟新赛道


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产业是安庆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按照“2+N”的发展布局,以安庆高新区化工园区和“双生谷”为核心,桐城、潜山、太湖和岳西等地协同发展。安庆高新区化工园区已聚集“双生”企业45家,包括普利制药、迪赛诺药业、联环药业等3家行业百强企业。重点打造化学制药、合成生物学、药用辅料及研发试剂、药物研发服务外包4个板块,构建了集“药物研发-关键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产业体系。2024年,“双生”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89家,产值约97亿元。

图片

安庆综合保税区

图片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年来,安庆市积极谋划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空天信息未来产业,推动形成以安庆经开区为核心、岳西等重点县区为支撑的产业布局,争创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在高铁新区打造中国(安庆)航天产业城,规划建设卫星、火箭、火箭卫星应用、航天材料、公共配套等五大产业板块。目前,拥有航空航天配件制造类企业、卫星定位及高分中心服务类企业近20家,在谈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300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的星际、投资5亿元的中科西光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签约落地。岳西县获批首批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已建成投运无人机综合监管应用平台。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在信息终端设备、新型显示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汽车电子等领域集聚了数十家规上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桐城市、太湖县、宿松县、宜秀区、安庆经开区等地,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形成。宿松县被认定为安徽省优秀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省电子元器件制造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工业企业60家,产值76.2亿元。

                   

特色产业绽放光彩


膜、纸塑及刷业产业是安庆市县域特色产业的代表。太湖功能膜、桐城绿色包装均获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桐城市先后获得“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包装优秀产业基地”称号。潜山制刷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荣获“中国刷业之都”称号。怀宁经开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纸塑包装制品被认定为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赛迈特光电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田高新材料的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实现全市制造业“单项冠军”零的突破。2024年,全市拥有膜、塑料及刷业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364家,全产业链实现产值625亿元。


此外,安庆市以新型储能、先进环保设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减碳等14个领域为重点发展方向,打造形成“一地两心,多点支撑”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格局。2024年,节能环保产业链规上企业户数96家,实现产值57.2亿元。


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现代纺织服装是安庆市传统优势产业。全市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企业4000余家,基本形成纺纱、织造、染整、面料、服装、电商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望江县、宿松县是“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望江县被省纺织行业协会授予“安徽纺织服装第一县”,桐城市是“中国羽绒家纺名城”,岳西县是“中国手工家纺名城”。安徽省纺织服装企业50强中,申洲针织、华茂集团等12家企业上榜。2024年,全市在北京举办中国望江时尚童装流行趋势发布会、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纺联产品开发基地总裁智享交流等重大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市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聚规上工业企业226家,规上工业产值173.2亿元。


对标省“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安庆市重点发展稻米、生猪、家禽、水产、茶叶、蔬菜、中药材(瓜蒌)、油菜、林特(油茶、蓝莓)等九大绿色食品产业,其中稻米等4个产业产值超百亿,茶叶等5个产业产值超50亿。拥有柏兆记、麦陇香、胡玉美等老字号品牌,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9家、107家,总数分别居全省第2、第1位。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40家。2024年,绿色食品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124家,产值210亿元。


构建高效物流体系


紧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定位,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优势,强化产业联动,初步形成“1枢纽+5园区+多节点”的物流空间布局。已建成省级以上示范物流园4个,拥有物流企业1570家,5A级网络货运企业4家。2024年,全市公路货运量10882万吨、增长4%,水路货运量4620万吨,增长11.27%,港口吞吐量2223万吨、增长1%。


安庆市通过产业链专班的引领,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城市的产业竞争力,更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安庆市将继续深化产业布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超级管理员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