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17:04: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基础学科人才,高校何以拔尖?
半月谈记者 王莹 萧海川 俞菀 李伟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是“十四五”规划的明确要求。当前,“拔尖计划”也是各大高校深思热议的关键词。在种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如雨后春笋纷纷问世之际,我们需要打量一下,“拔尖”究竟应该怎么“拔”?
让人才在本土获得一流培养
“我国的化学学科目前已不落国际同行之后,以ESI排名为参考的话,化学学科全球排名前100名中,中国高校占据二三十席。”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张树永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基础学科发展已取得可喜成绩,所培养的人才,不少已在国际科学界崭露头角。张树永介绍,在国外知名大学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学者中,华裔尤其是中国籍科学家比例不低,其中不乏知名专家。
本土培养的基础学科优秀人才,能否在本土获得接轨国际水准的深造条件?自1991年教育部设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以来,这样的探索在国家与高校层面一直在推进,“珠峰计划”“拔尖计划”“强基计划”……我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许多高校结合自身优长,纷纷试点不同类型的基础学科培养实验班。
付出已见回报。不少“双一流”高校逐渐摸索出培养基础学科优秀人才的经验。“我们的首要经验,是帮助学生认清基础学科在国家战略中的真正作用,培养出勇于攀登,能够在基础研究中站到顶峰、引领世界的杰出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陈相松说。
探索期矛盾仍待化解
不少受访师生向半月谈记者反映,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从项目目标、选拔过程,到课程体系,实践中仍存在多重矛盾。当下各高校基础学科培养方案多数仍以造就科研人员为导向,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市场适配性与职业竞争力不足的短板更显突出,“培养浪费”未可忽视。
——国家规范性与专业特殊性的矛盾。中部地区某高校历史文化学院一位副院长表示,国家为基础学科发展设立统一规范,有其必要,但若在落实中简化为“一刀切”,就可能削弱专业在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说“书院制”培养方式就未必适合所有学科,若强行推广,可能事倍功半。
——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国内基础学科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国内高等院校的校长,数学专业、化学专业比例不低,主要是科研做得好。“现在担心教师对教学不够上心,毕竟国家级科研奖励每年评选一次,并且奖励力度更大。”一位东部高校的相关负责人说,基础学科教学分量未得到充分体现,国内高校有教学经验、有管理教学能力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多年不参加国内相关学科的教学研讨会。”
——回报长期性与需求功利性的矛盾。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反映,目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还看不到真正体现专业与耐心的长期规划。各种名目的“计划”三五年一变,考核指标屡屡“变风向”,培养单位往往无所适从。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存在功利化心态。受制于教师评价“五唯”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基础学科教师难于安心投入人才培养,也就无从扶植学生的学术热忱和创新兴趣;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考入实验班动机只为获取资源,打造光鲜简历,毕业后即告别科学。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学生而言,当下留守基础学科研究与投身热门行业待遇差别较大,基础研究短期收益不彰。不止一位受访学生表示,理解国家对战略科技的迫切需要,但就业问题仍是他们最大关切。另外,不少高校培养拔尖人才的具体方式缺乏差异化安排,课程同质化、要求一刀切,让学生对专业心生厌倦。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不只是部属院校的事,省属高校同样需要拔尖人才,但我们的安排没跟上啊!”某省属高校学生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说,学校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具备集聚人才、集中攻关的条件,但推荐免试研究生、直博名额一直不足。该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7000多人,近400人具备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学校校内保送仅有120个名额。
“拔尖”应该怎么“拔”
相关专家表示,当下正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之机,各方应统筹施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加强高中和大学的人才培养衔接。张树永等专家认为,创新型科研人才要从青少年抓起,对有兴趣、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可投入高校资源,结合“大学先修课”等模式,提前对拔尖人才进行引导性培养。
二是明确培养标准,改革培养模式。部分专家建议,各个学科应当明确自己的“拔尖”标准,亦即明确培养规格和标准。在此基础上,给予高校在具体培养机制上更多“话语权”,保障培养规格的实现。东北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主任公卫江等建议,改革应该是立体化设计,要把本科生导师制、深化学分制改革和国际国内、跨学科联合培养等有机统合起来。
三是不能被“就业率”束缚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翅膀。基础学科领域人才培养,不能用“就业率”一把尺子衡量成效, 培养能够坐得住冷板凳的拔尖创新型研究人才,英才、天才与“偏才、怪才”都要有发挥余地。
具体而言,数量上要减少规模,走少而精的道路;质量方面则应在培养计划中明确制定出符合学生个人特性和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以多元化扶助让学生尽快适应和融入专业学习进程,实现在科教融合中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目标。(刊于《半月谈》2021年第6期)
编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