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河南洛宁马店镇:乡村振兴“组合拳”打出发展新局面

2025-08-05 17:16:33 作者:雷金周

图片

马店镇银洞河精品民宿及露营基地


近年来,洛宁县马店镇认真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秉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旅兴镇、依法治镇”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生态环保和文旅融合等多领域的成绩广获关注。


产业发展上,马店镇积极践行“一村一品”模式,各村亮点突出。金珠沙梨作为“全国唯一”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关庙村率先实施“5G +智慧果园”项目,搭建土壤墒情分析平台和产品溯源平台,实现生长全过程可视化与数字化管理,该项目获2022年“绽放杯”5G大赛全国一等奖。同时,马店镇与正大文创公司合作打造系列IP形象,提升金珠沙梨市场影响力。


张村村创新“鱼稻共生田园综合体”模式,种植特色优质水稻300余亩,正推进“雒水北畔”品牌商标注册。杨村村引进现代矮砧密植技术,建成2000亩车厘子种植基地,年产量2000吨。石门村以“三变改革”为契机,盘活闲置土地,投资260万元建成千亩花基地,种植规模扩展至2000亩,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为推动金珠沙梨产业转型升级,马店镇以“精准招商、深度研发、多元营销”为核心路径。立足药食同源理念,构建涵盖健康饮品、养生膏方、即食产品等品类的多元化产品矩阵。与全福公司、耕云社、颐博医等企业合作,研发出沙梨酥、沙梨膏、“烤梨炖”、NFC原浆、中药茶饮包、沙梨冻干等10余款深加工产品,部分产品在洛阳易合仓商超及网络购物平台同步上架销售。


此外,马店镇结合现代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中医馆赋能计划”,在昆山、上海、洛阳等地开设3家“得一颐茶”中医养生饮品店,以新颖消费场景和产品形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为产品销售开辟新路径。


马店镇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主导作用,加强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民的利益联结,因村制宜探索多种联农带农模式。如杨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张村和石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关庙和后乔“合作社+种植大户+产业”等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截至目前,全镇24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村达12个,其中6个村突破20万元,乡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文旅融合方面,马店镇积极引进洛宁森郁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打造银洞河精品民宿。民宿设有贝壳帐篷区、印第安轻奢帐篷休憩露营区、天幕自助烧烤区等多个区域,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还计划开发康养类项目,打造高品质康养旅游基地。近三年,该民宿节假日入住率100%,2023年入选河南省休闲观光区认定名单,成为当地旅游名片。


马店镇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路径,依托洛河北岸风光、交通及水资源优势,创新采用“水美乡村+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在洛河沿线7个村庄布局,打造涵盖稻渔田园休闲观光区等多个项目的乡村振兴集中连片示范区。已在张村村、东仇村落地实施洛水印象亲子庄园、水产养殖等产业项目,通过举办赏花采摘等活动,打造“乡村生态打卡地”,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

图片

马店镇关庙村金关珠沙梨喜获丰收

图片

马店镇张村稻渔小镇

图片

马店镇东仇村标准化垂钓园

在绿色发展与生态环保方面,马店镇投资100万元建成数字乡村运营中心,以“河长制”为抓手,常态化巡河,并在河道关键位置安装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水位、水质、水流速度等数据,出现异常立即预警,提高河道管护效率,保护洛河生态。同时,马店镇将河套整修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清理河道淤泥、加固河堤、种植生态植被,并加强周边村庄环境整治,推动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乡村环境更整洁优美。


在推动文旅融合过程中,马店镇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打造特色民宿、生态观光园区等旅游项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丰富旅游体验,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例如,银洞河精品民宿融入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元素,让游客感受乡村文化氛围。


马店镇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生态环保和文旅融合等领域的突出成绩,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马店镇将继续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旅兴镇、依法治镇”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巩固河套整修成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努力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贡献力量。


编辑:超级管理员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