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 10:21:49 来源:新华网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作出部署安排,突出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深刻内涵。
先说“稳”。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用了25个“稳”字,强调了2022年经济工作的取向,就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报告强调。
从纵向看,2021年我国GDP达到1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委员认为,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不能只看眼下这一年,要考虑前一年的基数,也要考虑往后的可持续发展,尽力避免年度之间忽高忽低。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适当调低增速目标是符合实际的。
从横向看,5.5%左右的增速在疫情笼罩下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不算低。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1%,比此前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中,把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较去年10月份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至4.4%。
“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环境不容乐观,但中国仍有足够政策空间支撑经济稳定增长。”世行中国局局长芮泽说。
从开年一些指标来看,我国经济“稳”的基础正在夯实。比如,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2月份为50.2%,保持在扩张区间。1月地方发行新增专项债4844亿元,政策适当靠前发力,助力经济起步稳。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委员看来,要选择好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让短期稳增长和长期发展目标更加吻合。比如加大对环保、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投资,既能创造短期需求,也符合长远发展目标,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和部署,为今年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再说“进”。
搞好大国经济,必须处理好“稳”和“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以稳促进、以进固稳。
通读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围绕“进”的预期目标和部署清晰展开。
比如,如何巩固外贸大国地位并持续向外贸强国迈进?报告提出“进出口保稳提质”的预期目标,作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等部署。
能耗强度也有了新的考核安排。报告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报告作出“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推进5G规模化应用”等部署。
聚焦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报告明确要“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
稳中求进,要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如何为亿万市场主体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报告从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方面作出部署。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总的来看,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我国经济有“稳”的基础,更有“进”的力量。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编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