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张仲安自述:梦想绚烂,希望不老,追求让我不断创造辉煌

2020-04-27 4:50:05

我作为一个在部队因为救人而九死一生的幸存者,作为一个瘫痪在病床上自学到发明无盐酱油填补世界空白的科研工作者,在当前人们普遍追求“短平快”和大多数人追求利益至上的现实环境中,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急剧衰退,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在传统酿造业受到现代工业巨大冲击的现实面前,我身负着振兴中国传统酿造业、在发酵酿造领域不断创新的历史责任。

今年虽然我已经72岁了,但在学习科研面前,在事业的追求面前,这个年龄并不老。俗话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要把高品质的良心酿造事业一直干下去,直到我不能思考。

从小到现在,我不怕生活的苦难挫折、不怕生活的拮据和贫困、不怕在科研探索中的一次次失败,而最怕的是自己没有理想、放弃追求、不求上进。感谢上苍和父母,给了我一颗坚强的心、一身不屈的傲骨、一颗并不聪明却执着向上的头脑,感谢党和国家给了我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

我想,如果不能专精于微生物领域的学术创造,把时间精力过多地耗费在“显摆”的讲台上、非学术的饭局、应酬活动上,那么我就辜负了曾经输血拯救我生命、曾经帮助过我的众多贵人的期望,同时也失去了作为一个科研爱好者和工匠的价值。

如果学者不专心治学,工匠离开了操作台,总去应酬,总去社交,那还叫学者、还是工匠吗?我张仲安唯有摆脱与自己专业领域不相干的杂事,埋头专业发酵微生物,倾心发酵微生物领域的实验研究,对社会上的应酬之类能推则推、能拒则拒,更不交无聊之人,更不参与红包、分享、赢利之类的活动,才能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致力于本业。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一个人如果态度不认真,不专注,就不可能做好事情,更不能打动人。唯有热爱和坚持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唯美,这是智慧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来源。

在此,我要给朋友们一点建议:生活中,并不是你我不优秀,而是我们面临太多选择,不知道该从何处驻足发力。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戒掉内心的浮躁,不轻易原谅犯下的错误和纵容自己。一事精致,就足以动人,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我们竭尽全力。理想的生活,始于当下,静下心来,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吧!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杨文博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