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11:36:50 来源:新华网
■不容乐观,是我国青少年眼健康情况的现状
■53.6%,是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数据显示,三成多小学生、七成多初中生、八成多高中生已经成为“小眼镜”
周末假期,就诊时间刚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朱鸿的科室外就排起了长队,其中不少是8-10岁的小学生。“疫情期间有患者在家待了3个月,一直上网课,几位小患者近视度数增长了200-300度。”朱鸿告诉记者,不仅近视,近年来其他眼部病症包括干眼症、角膜上皮损伤也不同程度“光临”青少年,“8-10岁是外界因素最容易影响近视发展的年龄。”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新标准规定了与近视防控相关的教科书、教辅材料、学习用杂志、课业簿册、考试试卷、学习用报纸、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普通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和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的卫生要求,将在2022年正式实施。
那么,目前市面上的学习用品达标吗?“新国标”从原理上究竟如何给青少年编织护眼屏障?
纸质印刷品字号、行距、反光度有新要求
“《小学生课外阅读》这本书采用B5纸,5号字,每页排33行、每行排38个字,每页挤了1254个小字。《数学配套练习册》给孩子们仅留出长6厘米、宽2厘米空白,孩子们只能在有限空白处将字写得小而又小。”记者搜索我国东部沿海某市的政务留言网,一位家长的留言映入眼帘。
“孩子上小学时字写得还大,一到中学字就越来越小,可能就要趴着写,”有初中家长这样说。不仅行距小,反光度过强也是不少读物存在的问题。近日,广东省消委会、东莞市消委会联合发布的《儿童读物印刷品安全性比较试验报告》显示,抽样测试的25款儿童读物中,有8款的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超出非强制性标准《绿色印刷第1部分:阅读类印刷品》的要求。该报告对测试结果分析指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添加会导致纸张白度高,长时间阅读会影响儿童视力。
字号、行距、反光,这些都直指青少年常用印刷品的质量。据记者了解,对于中小学教科书的用字大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曾经发布《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标准》(以下简称《通用标准》),但只是非强制性的建议标准,而对教辅材料仅有部分地方提出要求。
记者注意到,此次“新国标”对教科书、教辅材料的字号、行距、印刷标准都有详细规定,如规定即使是书中的目录、注释,小学阶段最小用字应不小于“5号字”。初中和高中阶段最小用字应不小于“小5号字”;对于行空,小学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其他年级,应分别不小于5毫米、4毫米、3毫米。此外,新标准还要求,课业簿册图案、文字印刷要清晰完整,不应有明显污迹;学习用报纸要墨色均匀,深浅一致,印迹清晰,不应有影响识别的糊字;不应有明显水印。《要求》还对彩色印刷、单色印刷教科书用纸定量、内文纸张亮度,课业簿册内芯纸张平滑度、荧光亮度等做了规定。
“《要求》对学生用印刷品的规定涉及纸质界面反光的问题。为保护视力,我们提倡光线反射入眼时应是柔和的。市面上特别精美的纸张有的很光滑,看上去会有局部的一小块反光特别强。刺入眼睛光线强弱过度变化会引起瞳孔的扩大收缩,睫状肌的调节可能会出现过度,这会影响眼球的发育,可能导致近视的加深。”朱鸿分析道,“此外,《要求》还涉及字体、间距的问题,合适的字体、间距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学生眼部疲劳,另一方面对近视防控也有作用。因为如果字体太小,孩子看不清,本能就会凑近看,一旦习惯养成,即使字大也会凑近,很难改正。距离过近除了引起眼肌调节过度之外,还可能造成辐轴反射异常,形成俗话说的‘斗鸡眼’。”
照明光源、多媒体设备亮度、频闪等有新规范
“在2020年夏天疫情缓解复课后,学校为学生检查视力发现,已经控制2-3年的近视率又有所回升,而这与网课期间长时间‘盯屏’分不开。”北京市东城区某中学校医宋医生告诉记者。
除了印刷品,发光光源、屏幕也是影响学生视力的关键因素。据媒体报道,这些用品设备问题也不少,如2020年12月南宁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对24所学校进行的随机监督抽检发现,16所学校存在黑板面照度及照度均匀度、课桌面照度亮度不够,光线不好的问题。
2020年6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的关于各省教室照明现状的调查报告也显示,教室光环境不良较为严重,并集中表现在照明设计或监管时缺少技术依据、照明设计不合理、轻视色温及显色指数等参数、照明设备老化缺乏定期维护,造成课桌面照度水平偏低、均匀度偏低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此次“新国标”对普通教室照明灯具有了明确规定,要求灯具应具有遮光性,没有过度眩光等,还规定了灯光色温最大最小值,一般显色指数、灯具在额定电压下输出波形深度也有了限值要求。对于如今教学中常常使用的多媒体,新标准提出,教学多媒体设备不应出现可察觉的闪烁,符合蓝光防护要求,使用时屏幕亮度不应过大;还提出了对于光输出、最大屏幕亮度、对比度、亮度照度均匀性、亮度可视角、屏幕尺寸的相关指标要求。
“良好的照明其一要求光线柔和,其二要稳定,不能有剧烈的频闪。平时我们用的有些灯管,如果快速、高分辨地去成像,就会发现它的光线是一直在闪的,只不过肉眼可能看不出来。这种频闪时间长了会造成视网膜发育不良,不仅可能引发近视,还可能导致弱视的发生。”朱鸿解释道,对于青少年来说,视觉成像不清晰,或者有一些失真,都会影响其视力发育,一方面会造成眼轴的增长,另一方面会影响视网膜的发育,“例如8岁的孩子一般是1.0的视力,在8岁以前他还处在一个正常发育阶段,但如果经常接受异常光线的刺激,有可能导致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发育不正常,出现弱视的情况。”
关于多媒体设备,朱鸿还提到,之所以要有蓝光防护,是因为屏幕光源射入眼睛的光量要比灯具大,蓝光过强会造成视网膜损害。而且屏幕如果光线太强或者频闪太多,还会造成干眼症。“关于亮度可视角的标准,屏幕在角度范围内是自发光屏,而超出就相当于是玻璃屏。教室里坐在正中间的学生能看清楚,但若是坐在两边,如果可视角过小就有可能会出现光线的折射,一是可能导致学生看不清屏幕,二是可能会出现过强反光,这种反光属于镜面反光,比光面的纸张反光还要强,对眼部刺激也会造成过度调节,诱发近视发生。”
落实“新国标”、构筑护眼屏障,还需多方努力多措并举
“如今青少年近视率还是很高,降低近视的发生率涉及方方面面,不只是眼科医生或者学校的职责,它和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对青少年一代的要求都密切相关。”朱鸿表示。
“人教社作为全国中小学教材出版的主力军,一直以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甚至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来保证中小学教材质量。《通用标准》虽是推荐标准,但我社在教材版式的设计上,一直严格执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赵占良说,“新的《要求》取消了高中理科教科书正文可用5号字的规定,用行空值代替了用‘行数和每行字数’确定不同版心、不同字号下的行间距要求,同时要求教辅和学习用杂志参照教材标准执行。由于这三个变化,不符合要求的教材、教辅需要进行重新排制,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我社一定会在严格执行新的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教材、教辅版式。”
宋医生表示,每年学校都会接受疾控中心对于教学环境的检测,黑板、教室自然光线、灯具等,并会提供详细报告,学校据此来做整改。总务处的老师也会不定期巡楼,查看灯管是否有损坏、照度不足等情况,若有则及时更换。
“上个学期我们将所有教室灯具更换为新式LED照明灯,统一向教委报备。对于多媒体设备使用,教务教学部门也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再三强调能不用PPT则不用,如果要使用,字号应在40号以上,并避免使用强烈的冲击色,尽量减少PPT页数。”宋医生表示,“此外我们还对学生近视情况不断追踪监测,提醒家长注意学生的用眼卫生。例如学生在家学习时台灯是近光源,所以还要再开一个远光源,比如顶灯;为学生选购桌子要高低合适,学生要有标准坐姿等。”
“除达标外,人教社所有合作的生产企业均需通过绿色认证,我社按照国家要求大力推行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学生用手触摸教科书时,就不会把有害物质通过手转移到眼睛、口鼻中。我社现有教材行文也讲究图文搭配,降低学生的阅读压力。”赵占良表示,未来还将加大检测力度,把影响中小学生视力的指标作为图书质量重要检查项。
“总之,标准的出台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一是要落实标准,二是使用用品、设备时要注重细节。例如除了出版物外,学校自印试卷、家长打印微信中作业、讲义等都要注意字号、行距等。”朱鸿说。(记者 周世祥)
编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