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一位援疆医生的责任与情怀:“这里离家乡很远,却离家国很近”

2021-07-15 17:15:51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广州7月15日电(记者 黄磊刚)2020年3月,刘磊得知疏附县人民医院缺乏妇产科医生时,当即主动报名要求援疆。他医术精湛,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的青年骨干力量。当时,他和妻子新婚不足两个月。临别时,看着妻子依依不舍的眼神,刘磊心里也一阵难过,他轻轻地拥抱了一下妻子,说:援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你要觉得自豪才对啊!妻子含着泪笑了。说:我知道,你放心去援疆吧,爸爸妈妈我会照顾好,保证不让你操心。

图片5.png

凌晨4点刘磊医生在医院组织抢救病人(图片来源:广州援疆工作队)

  到疏附县那一天,行李刚放下就听说有产妇难产,刘磊饭都没吃就急忙赶到医院参与抢救。这就是援疆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挑起生命的重量

  今年过年前的一天。疏附县很冷,凌晨2点。放在枕边的手机突然响了。晚上10点多才做完手术回到宿舍的刘磊一个激灵就清醒过来。这个时候打电话,一定是有急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养成的习惯让他立马一边接电话一边开始穿衣服;“什么?产妇感染性休克?不要慌,我马上就到。”5分钟后,刘磊已经出现在医院里。

  孕妇血压高、凝血功能紊乱,血小板下降,刘磊医生到场后快速评估,立刻组织心电监护,补液,输血,抗感染等治疗,另一方面患者仍有阴道分娩的机会予缩宫素加强宫缩尽快分娩。看到病人的血小板持续下降马上要跌破30了,旁边的医护人员都害怕起来。担忧的说“刘主任,要么让病人转院吧。风险太大了。”刘磊一边抢救一边说“现在时间就是生命,转院根本来不及,我们要对患者负责任!”他镇定地指挥输血、抗炎、补液、打激素,同时不忘时不时安慰孕妇,等产妇转危为安,孩子顺利娩出,疏附县的天空已经开始泛白,太阳正在冉冉升起。孩子的爸爸抱着孩子嚎啕大哭,感谢刘磊救了妻子和孩子两条命。

  刘磊也松了一口气,听着婴儿响亮的啼哭,他感觉就像刚升起的太阳一样明亮、就像林间的鸟鸣一样动听。那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音律,让人心神振奋。

图片6.png

刘磊医生利用自带模具为科室骨干开展手术技能操作培训(图片来源:广州援疆工作队)

  刘磊很忙。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他是没有节假日可言的,更何况疏附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力量薄弱,作为一名担任科主任的援疆医生,他肩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了。但刘磊仍然觉得妇产科是最有情怀的科室,哪怕他常常是吃着饭就会接到电话然后飞奔到医院。哪怕他很少安安稳稳睡个觉,总有某个小天使半夜不安分的要降临人间,援疆一年半,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曾经在手术室连续做过3例手术,站了将近10个小时。但是刘磊不觉得辛苦,他说他喜欢这种迎接新生命的感觉。美好、神圣、有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脱贫攻坚,让生命赢在起跑线上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肆虐的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

图片11.png

刘磊医生为科室医护人员开展理论培训(图片来源:广州援疆工作队)

  医疗,看似和脱贫无关,实则密不可分。“两不愁三保障”的其中一项就是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许多家庭贫困的根源,也是健康扶贫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这和妇产科也有关系吗?“是的,有关系。”刘磊很严肃的说。他来到疏附县以后,经过调查发现,疏附县农村妇女产检意识十分淡薄,几乎都是等着“瓜熟蒂落”,未及时发现的妊娠并发症合并症、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超过预产期2周仍未生产等原因造成的新生儿窒息缺氧率高达20%。“这是个很可怕的数字。新生儿缺氧可能导致脑瘫、大脑受损等多种后遗症,一个家庭一旦有一个脑瘫儿,不但孩子的一生毁了,还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在疏附县,这样的残疾儿并不少见。”

  为此,刘磊在后方医院的支持下引进了球囊引产、人工破膜、产钳助产、无痛分娩等先进和常用的技术设备,尽最大努力减少新生儿缺氧发生率。

  这些技术,都是在疏附县首次应用。那段时间,他每周都会带着医护人员下乡去宣传孕检的重要性,指导村卫生室对孕妇进行孕检,对于孕周40+还未生产的孕妇,提倡计划分娩,通过人工破膜等方式,让孩子及时出生,避免宫内缺氧窒息。

  一年下来,疏附县新生儿缺氧从20%下降到不足2%,避免了许多可能发生的悲剧,“什么是赢在起跑线上?我觉得孩子健康的出生就是赢在起跑线上。”

  责任与爱,构建起援疆情怀

图片7.png

刘磊医生日常教学查房(图片来源:广州援疆工作队)

  刘磊还发现,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等原因,疏附县孕产妇高血压特别多,20多岁的年轻妈妈也会得妊娠高血压。在过去,疏附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并不擅长处理妊高症患者,大多数都要转到喀什地区人民医院。刘磊到来后针对这一情况,一边对症治疗,一边给疏附县的妇产科医生传授经验。“病人全身浮肿,我们要给予白蛋白支持,同时给患者利尿药物增加液体排出.......”在刘磊的指导下,医生们很快掌握了妊高症的应对措施,大多数妊高症患者不必再转院,不仅为病人节省了费用,还避免了病人和家属的长途奔波,

  作为妇产科主任,刘磊要求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要对患者的生命负责。“在管理上也做了加强。”刘磊说,以前经常会遇到门诊医生给开了住院证,但病人并没把自己的病当回事转身回家的情况。“妇产科有一些疾病必须要及时规范回访。”刘磊说。比如葡萄胎是一个比较容易被患者忽视的疾病,患者总以为做完手术就没事了,但事实上有效葡萄胎如果没有规范复诊,没有及时发现复发进行治疗,病情会继续发展恶化,甚至可能发展癌变。

图片8.png

刘磊医生日常诊疗带教工作(图片来源:广州援疆工作队)

  刘磊对于此类病人要求是至少随访半年,病情复杂的随访一年半。“一天是自己的病人,终身都是自己的病人。没有这种负责精神,做不了一个好医生。我到疏附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以后就建了一个群,每个病人的情况都要随时在群里汇报,包括门诊要求住院的病人,也都实行跟踪制,病人有没有按医嘱办理住院手续,没有住院是什么原因,必须要对患者负责到底。”

  今年3月,刘磊接诊了一个32周的孕妇,孕妇患有肺结核,病情没有稳定就怀孕了,在刘磊的建议下,孕妇做了肺部检查,评估肺功能后,刘磊根据病情给予治疗保护,患者回家后,刘磊每周都会回访,按时打电话询问抗结核药物服用情况,直至孩子降生,保障了母子的生命安全。

  在疏附县,刘磊还结识了几个“亲戚”,2020年10月,托克萨克镇1村的艾比拜因为妊高症住院,由于家境一般,艾比拜舍不得打白蛋白,刘磊知道后,拿出了5000元钱塞给艾比拜的丈夫,“现在政策这么好,你不用担心你媳妇的病情,除了医疗费报销,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管。你该干啥干啥去吧,别耽误了农活。”为了给艾比拜增加蛋白质,他每天都会买牛奶和鸡蛋。在刘磊的精心治疗下,艾比拜的病情很快稳定下来,年底平安生了个胖儿子,一家人都把刘磊当成了亲人,一有空就给他送自家产的核桃,杏子。还请他去家里做客。让刘磊吃上了地道的维吾尔族农家饭。“特别好吃,抓饭香,炖羊肉鲜美,够回味一辈子了。”刘磊一想起亲戚的热情,脸上就忍不住洋溢起微笑。

图片10.png

刘磊医生为妊娠合并癫痫活动期孕妇组织MDT会诊(图片来源:广州援疆工作队)

  “把病人当亲人也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科室的医护人员都这样,给病人买饭,垫付住院押金,举不胜举。”刘磊最后说。

  都说医院是最考量人心的地方,但我们看到的,却是援疆医生金子一样闪光的心。大概,这就是一名援疆医生的情怀,不仅留下技术、留下医德,还留下了爱。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