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主流媒体看山城】河南日报整版关注山城区奋力谱写高质量富美山城建设新篇章

2021-09-03 17:05:57

微信图片_20210903153502.jpg

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示范工程,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石林会议旧址成功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域旅游加速发展;城乡面貌越来越美,65个老旧小区换新颜,建成27条特色背街小巷和30个主题游园,新增绿地面积110万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10903155251.jpg

近年来,鹤壁市山城区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持续唱响“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主旋律,贯彻“一切工作坚持高标准和优效益”总要求,倡树担当出彩用人新导向,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在谱写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奋力绘就了山城特色画卷。image.png

鹤壁宝发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煤制醇醚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前身是一个破产倒闭的化肥厂,2003年企业改制成功,实现了由国企向民营企业转变。近年来,公司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项目建设,企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目前达到年产40万吨甲醇、30万吨二甲醚、1万吨LNG的生产能力。

微信图片_20210903155422.jpg


增强创新内生动力,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研发平台合作对接,实施创新平台倍增行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支持企业实施“三大改造”,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如今的山城区,正做好科技成果在山城转化的文章,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或者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人才支持、资金支持,借助“兴鹤英才”、“挂职博士”、中原产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持续实施“双一流”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真正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image.png

7月中旬,鹤壁市重点项目观摩团在山城区实地观摩,鹤壁腾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乙醇项目,山城区走马塘、积善园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等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今年以来,山城区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全区上下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松劲、不懈怠,聚焦落地、开工等关键环节,扎扎实实地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

推动山城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关键和要害在项目建设,这一点已成为山城区干部群众的集体共识。区委书记胡红军表示,“我们要更加突出地抓好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两项重点任务。城市更新要落实年底重点工程大头落地的任务,各项工程都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产业升级要举全区之力,大抓项目、狠抓项目,下功夫补足短板。招商工作要每月一调度,项目建设各个工作专班要立即进入总攻状态,现场办公、现场调度解决问题,赶抢工期、赶抢进度,快出形象、快见效益”。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和城区工业基础优势,以产业带就业,以产城一体带城乡融合,建成10万套祖代肉种鸡项目,实现祖代、父母代、商品代肉鸡的全链条养殖,规模位居全国第三,石林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和全省“美丽小镇”。

微信图片_20210903155500.jpg


加强项目谋划,围绕主导产业、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站位“三山”统筹,突出主导产业,加快生物化工、生物医药、功能性新材料融合链接,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耦合、集约配套,实现企业小循环、产业链中循环、园区大循环。

把要素保障作为检验各级各职能部门推进“项目为王”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积极对接企业需求,加强要素供给,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经营。实施银企对接、百园增效、人力资源进企业三个项目,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行服务管家“点名制”,主动对接需求,贴心靠前服务,现场解决问题,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为企业搞好服务。

image.png

山城区是老工业区、老煤矿产区,实施绿色转型以来,全区下大力气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城市的面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从小在山城区长大,记忆中的山城街道,落满了灰渣,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8月初,离开山城区多年,重回故乡探亲的郑州市民白娟杨说,“朝霞街善行园的景观步道、休闲座椅设施齐全、设置合理,花木簇拥着,这样的环境,让我很难找回童年的记忆了!”

山城变得越来越美,得益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坚实举措。近年来,山城区委、区政府处理好城市更新与资源再造的关系,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让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让人们愿意来、留得下。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围绕“两轴、两带、一网、一环”,持续推进城市风貌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加快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城市智慧大脑、智慧停车场建设,重点打造汤河风光带与泗河风光带,为山城发展营造生态屏障与滨水休闲廊道。

微信图片_20210903155538.jpg

提升城市品位内涵。持续加大城市创建力度,保留城市文脉,打造文化生活气息浓厚的特色品牌。成立居民顾问团,积极探索由社区、业主、物业公司、社会共同参与的物业管理模式,实现由改得好到住得好,真正让老旧小区成为“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长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谐关系”的“六有”宜居小区,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积极构建全科网格,抓好环境卫生质量提升,加强交通秩序整治,推进社区创建达标。建立环卫工人奖惩机制,按照区域、道路等精细划分职责,精确到米、覆盖到边,强化人员考核,提高环卫效能。加强交通秩序整治,按照应划尽划、能划则划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在城区范围内尤其是重点商圈最大限度增加停车位,下大力气整治车辆无序停放行为。

image.png


每年“七一”前后山城区石林镇中石林村就会迎来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被村里红色的文化所吸引,或驻足桥上合影留念,或参观学习红色历史,有的还会走进生态采摘大棚采摘时令水果。基于优质的红色资源,鹤壁市山城区着力打造了红色石林会议旧址,建成徽标广场、刘邓大军纪念馆、双拥广场、释林人家、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九门相照)、将军巷、将军柏、将军湖等景点,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接受红色教育,体验乡村旅游之美,客流量能达10万人次左右。

红色文化、红色资源,是山城区乡村振兴发展的特有优势,也是特色潜力源。山城区注重把田园风光和红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建设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红色田园式工业小镇,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山城之路。

微信图片_20210903155604.jpg

同时,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好乡村振兴示范村(带)建设,持续推进“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千万工程”建设,绘就美丽乡村画卷;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打造两条美丽乡村示范带,绘就绿满山城画卷;推进引淇水入山城水系连通综合治理项目,打造陈家湾江南水乡村落、李家大院古民居、大胡社区景观湿地,绘就水上乡村画卷。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红线.jpg

策       划:王建平

责任编辑:彭   葳     王   欢 

编辑制作:毕文斌     庞江海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