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当谷山中茶人强

2022-03-21 10:37:45

早春二月风光美,当谷山上茶正青。三月十二日,信阳市作家协会文艺志愿者,受茶企邀请助力企业文化发展,走进鸡公山风景管理区李家寨镇当谷山,是茶叶正青即将开采之时。


图片1.png


文艺志愿活动带队的是信阳市作家协会主席田君,信阳市作协陈俊峰、吕东亮,汪继先、蔡勇和书法家丁元清,参加了文艺志愿者活动。助力乡村企业发展,是件有意义的活动。大家早晨八时便在市区集合出发,一行六人沐浴春光驱车前往,沿着107国道南下,赶往三十多公里外的当谷山。


图片2.png


当谷山四面环山,物华天宝,盛产茶叶,人杰地灵,中间坐落四个行政村,民间数百年来,统称当谷山。当谷山蔡氏村民居多,蔡氏宗亲文化渊长,在方圆近百十公里内甚是出名,清水村是其中的一个村。


图片3.png


我们是在清水村老村部见到寨灵茶叶负责人闵顺强的,他年青阳光、朝气蓬勃,是我们没有想到的。闵顺强是浉河区十三里桥乡退役军人。他退役在家闲居,一时找不到事干,非常着急。他说年纪青青不能在家啃老,便立起创业之意,想走出去干一番事业。经过一番考察后,便来到李家寨镇当谷山的清水村创建了寨灵茶叶品牌,承包了三百多亩茶园开始创业。


图片4.png


创业的艰辛,闵顺强是深有体会的。他承包的茶山海拔500多米,高山出云雾,云雾出好茶。上山的交通陡险,抑制了茶叶的发展,当年茶山用电得不到保障,有时夜晚加班炒茶时停电,靠着应急灯和蜡烛照明。困难没有吓倒他,他说创事业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吃得苦中苦,方可成就一番事业。顺强小伙把这些困难当做人生的一番历练,思想上站位高了,困难和压力便成为他创业乐趣和动力。


图片5.png


去山上寨灵茶场参观,是闵顺强开着商务车带我们上去的,我们要开车上去,他说山高路陡急转弯,大家对路程不熟悉,还是由他开车带路是最合适的。经过二十多分钟车程,在距离茶场六百多米的山半腰,顺强说余下路程我们走上去吧,可以顺便欣赏茶山风景,领略当谷山的茶山风光。


图片6.png


一路上,这位导游是合格的。他从上车开始,便开始滔滔不绝介绍当谷山的人文历史和当前的发展情况,介绍当谷山高山茶的特点和优势。闵顺强三年前来到当谷山,面临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电力不足,养护茶树难,卖茶难,他没有打退堂鼓,茶山承包到手也不能打退堂鼓。他说既然选择了这片青山,就是因为看到当谷山茶叶的优势和发展的前景,一定要拼搏做下去,把当谷山茶叶做好,引领带动当谷山的茶叶发展。目前当谷山大的乡村企业不多,他既然选择了当谷山,就要辛勤的耕耘下去。顺强对事业前景的信心,他对创业不畏困难,深深打动了我们。


图片7.png


现在山下到山上的路,村里借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与时俱进,路面已拓宽硬化,方便村民们农副产品运输,顺强说这条路就是村民致富的金路。山茶正青,高山茶再过二十多天以后才可开采。登上茶山,春风浩荡,极目蓝天,村庄在脚下错落有致,美景在心中。顺强一边领路,一边做起抖音,介绍茶山风光和茶叶长势,邀请网友们过二十多天以后来茶山赏风光、品当谷山绿茶。信阳作协名誉主席陈俊峰和市作协会员蔡勇一路上相机咔咔不停,用镜头记录美好信阳当谷山。


图片8.png


茶场的外墙上,闵顺强自己动手做成了文化墙。 虽然顺强的书法和绘画水平业余,但浓浓的信茶文化扑眼而来,映在我们心里。厂前一棵老树,顺强也不忘利用,在老树边做起了秋千,信阳作协副秘书长、南湾湖作协主席汪继先童心大发,坐在秋千上荡了起来,对着青山大吼我来了。顺强高兴地在一旁看着,不时拍照,发在他的微信群里。


图片9.png


(左一 陈俊峰、左二 闵顺强、左三 丁元清、左四 汪继先 摄 影/蔡 勇)

 

山高人为峰。登上山顶,风更大,风车转,天空忽晴忽阴,一会旭日高照,一会阴云密布。远处青山叠嶂,云雾缭绕,山坡上山花盛开,风景美不胜收,实乃桃花源地。有心的闵顺强,上山时,悄悄带上信阳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信阳市文艺志愿者书法家丁元清为他书写的“山高人为峰”书法作品,邀请大家在茶山合影一张,他说要在茶山上做个纪念,山高人为峰寓意好,也可助力当谷山茶叶宣传,将书法文化融于茶文化,这个思路和诚挚的邀请,文艺志愿者们自然不会推却。


图片10.png


(左一 田 君、左二 丁元清、左三 闵顺强。 摄 影/蔡 勇)

 

下山回到厂里已是中午十一时多。闵顺强又邀请大家参加他新建的村部茶场和民宿。清水村老村部的老房子,闲置多年,顺强看到老村部在公路边,交通便利,屋后溪水环绕,门对青山田园,便承包下来维修和改造,投资了四十多万开始做起手把茶加工坊和民宿。我们来到时,民宿基础设施即将完工。


图片11.png


(左一 田 君、左二 丁元清、左三 闵顺强。 摄 影/蔡 勇)

 

田君主席带着大家参观正在装修的民宿和手把茶加工坊。在手把茶锅加工区,他饶有兴趣的拿起茶把在茶锅挥舞。大家听到顺强介绍建设情况后,针对老村部手把茶加工坊和民宿的建设及策划,提出了文人特有的文化建议。将传统的手把茶文化、民宿文化融于一体,从老村部外观改造的风格着手开始,透出村落的原生态风格。


图片12.png


(右一 丁元清,右二 吕东亮,右三 田 君、右四 陈俊峰、右五 汪继先、右六 闵顺强。 摄 影/蔡 勇)

 

闵顺强还有个公益的梦想。他说村里留守儿童多,每到寒暑假,孩子们学习成了一个问题。孩子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爷爷奶奶们对于辅导孩子作业是门外汉。为了提高孩子们利用暑假时间多学习一些知识,顺强准备自己出资,利用老村部大院和加工坊,在寒暑假非加工茶叶闲置时间中,请一些老师来为村民的孩子们助力集中辅导,讲文学,授书法,开展音乐、美术课、诗歌朗诵等辅导,同时辅导孩子作业,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为孩子们学习助力。这个美好的公益梦想得到文艺志愿者们的大力支持。田主席和志愿者们结合当谷山距离乡镇街道、市区距离远的实际,提出几条科学又现实可实施的建议。利用本村老师、大学生寒暑假的时间,请他们来为孩子助力开展相关课程,但是,必须先向镇教育部门汇报,得到允可,合法合法规开展志愿助力辅导。信阳市作协再搭桥联系请来作家、书法家、音乐老师、美术老师来为孩子授课,传授不同领域的知识,为乡村留守儿童学习助力加油。


图片13.png


( 摄 影  丁元清 )


信阳师院传媒学院院长、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信阳市作协副主席吕东亮,在对于写作、书法、音乐、美术、摄影等方面,告诉闵顺强自己先做好村里,甚至当谷山四个村的学生学习调查,走进当地学校,征询当地教师的合理化的建议,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需要时,我们再来有针对性的助力。


图片14.png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我们离开老村部茶场时,闵顺强有些恋恋不舍,拉着大家的手,欢迎作协的文艺志愿者老师们多来当谷山老村部,为当谷山乡村振兴建设多献言献策。田君主席高兴的对志愿者们讲到,这次市作协文艺志愿活动有良好的实效,也有很大的收获。他被闵顺强的创业乐观不畏难、坚忍不拔勇创业、带领致富在心中、不忘初心有追梦,积极投入当谷山乡村茶叶发展和公益事业精神所感染,说他真是信阳茶界的新起之秀,一名有作为的茶小强,以后渐渐做好做大就是茶人强。顺强说这个茶小强名字起得好,以后他就叫“茶小强”,把当谷山茶业做大做强,带领村民乡亲共同致富,服务村民,开拓当谷山新天地,意义深远。( 记者 / 王志杰   通讯员 /  蔡 勇 丁元清 )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