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2:31:18 来源:中国周刊
12月9日,江苏粮食生产“机器换人”迎来历史性时刻,66个粮食主产县整体实现全程机械化!当天召开的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考评会议上,经过分管县市长现场汇报,院士、教授等专家提问、打分,江苏省涉农的66个县全部通过考评验收。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机装备处处长张耀春表示,目前江苏省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大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2%,每个环节单项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015年,江苏省成为全国首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全省建立了政府牵头主抓、农业农村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院士牵头,相关科研院所、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开展了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服务,拓展了农机服务领域,推进了全程机械化。
“创建之前,我们农机应用侧重于传统的耕、种、收环节,在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还田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从粮食生产全程整体考虑,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作业水平,现在我们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5.96%,比创建前增加了18个百分点。”兴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成建荣说,全程机械化提升了粮食生产综合效益,仅水稻种植、植保加烘干,每亩节本增效近500元,化肥农药的减量使用还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江苏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副处长储惠平介绍,“十三五”期间,省财政专门安排奖补资金4.44亿元,支持各地开展示范县建设奖补,此外,每年安排8.8亿元秸秆机械化还田补助资金,支持秸秆处理环节机械化。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机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下一步,在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档升级的同时,力争到2025年,蔬菜、畜牧等特色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从现在的50%提高到65%,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装备与技术支撑。
编辑:潘潘
编审:陈翰卿
编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