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1:33:45 来源:中国周刊
2021年起,常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区慈善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民化,为困难群众构筑起坚实的因病致贫返贫“防火墙”。
据悉,自2015年起,常州市慈善总会在省内率先推出慈善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大大提高了救助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6年来收效甚好。同时,根据上一年度大病保险的实施情况,常州市每年对保险内容进行调整,逐步提标扩面,完善救助制度,推进精细化管理。
与2020年的方案相比,今年常州慈善大病补助医疗保险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保障对象扩大范围,由单一的18周岁以上扩大至不分年龄段的城区(天宁、钟楼、新北)全部户籍人口;二是2类救助对象的认定放宽标准、保障金额提高,不再受家庭经济限制,只要因42种大病发生住院费用,即可按规定获得最高5000元救助金。具体指因患重大疾病(42种)在公立医院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第三方赔付等途径补偿后,个人实付金额超过一定数额的,一次性给予救助:个人实付2万元(含)至5万元,救助2000元;个人实付5万元(含)以上,救助5000元。
据悉,1类救助对象(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的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困难对象和建档立卡对象)救助标准不变:保障对象因重大疾病(42种)在公立医院(住院+门诊)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第三方赔付等途径补偿后,按全年累计个人实付金额的90%给予救助;保障对象因一般疾病在公立医院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途径补偿后,按全年累计个人实付金额的50%给予救助;以上两项合计最高救助5万元。
编辑:潘潘
编审:陈翰卿
编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