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 15:23:03 来源:中国周刊 作者:王行也
说起千佛岩,全国应该有很多处。最出名的当是南京的栖霞山千佛岩,作为金陵二十四景之一的栖霞山千佛岩,年代比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迟三十一年,比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早十七年,又因被誉为“江南云冈”而名扬天下。
而今天我们要聊的这座千佛岩,则是位于四川省夹江县的千佛岩。相比南京的栖霞千佛岩,它或许名气稍小,但在青衣江畔屹立千年的夹江千佛岩,也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悠久历史与精彩故事。
夹江县,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根据历史记载,是在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时期建县 。县城在青衣江边,两山对峙,一水中流,因此得名。在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时期建县。由于此地山川俊美,钟灵毓秀,唐朝初期就有“四川玉带”的美誉。诗人李白在离开蜀地奔赴渝州的过程中创作的千古佳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吟咏的就有这里的胜境。而据考察,夹江千佛岩,为隋唐时期开始建造,直到明清时期。摩崖造像原有四千多尊,现存二千四百七十余尊。依山而建,临江而凿,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顺着青衣江旁的步道走进夹江千佛岩景区,江水清清,加之怡人的天气,与千佛岩相应成趣。大大小小的佛像依山傍水而建,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的排列着,有的独占一窟,有的则是几十尊集于一窟,大可逾丈,小不盈尺。这里的游客不多,脚踩在凹凸磨损的古栈道上感受着周遭的一切,抬头看着那些造型优美,姿态各异的佛像,仿佛身处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让人觉得安静而神秘的同时又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与高超的艺术水平。
梁思成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国建筑史》里这样写到;四川多处摩崖,则有雕西方阿弥陀佛净土变相,以楼阁殿宇为背景者,如夹江县千佛崖,大足县北崖佛涯,乐山县龙泓寺千佛崖皆其例也。夹江千佛岩除了历史悠久,由于是民间自发镌造的,所以内容丰富多变,艺术形象也十分不拘一格、无比的多样化。于是在2006年,夹江千佛岩石窟作为唐代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家级文物!
众所周知,但凡名山大川,几千年来总有名人骚客题壁留名,亦或抒发心中感想,亦或歌颂某人功绩,就像所有学书法之人都必临的经典名帖《石门颂》一样。而夹江千佛岩自然也是如此,不仅仅可以看到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摩崖造像,还有很多留下来的历代文人隽刻,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走过千佛岩,在古栈道的尽头,还有一个手工造纸博物馆,夹江手工造纸工艺是在清朝达到鼎盛,康乾时期成为“贡纸”和“文闱卷纸”。大师张大千甚至把夹江宣纸与安徽宣纸相提并论。而如今在夹江,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千年纸乡”也成为了夹江县的一张名片!
即便经历了千年的时光,甚至有些部分毁损,也不能影响千佛岩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这座始于隋,盛于唐,还延及明清的千佛岩,对于我们研究佛教历史、雕刻艺术变迁、民间工艺等等诸多方向都提供了宝贵史料。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无数人的努力,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人来到四川夹江,感受千佛岩的美丽。
编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