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人工智能的范式革命——2023年国际信息研究大会宣言正式发布

2023-08-17 17:16:54

8月14日-16日,以“信息领域学术研究的进展、问题与范式变革”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信息研究大会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举办。


两年一度的《国际信息研究大会》是由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于2013年发起并主办的系列性国际学术大会。迄今为止,前五届大会已经吸引了数万名来自五大洲的著名信息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IT行业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企业家等业界精英参与,成为全球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科技研究成果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受到各国IT与AI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赞誉。


本次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并由北京邮电大学首次承办。数十位学术领军人物和行业大咖作了富有突出创新特色的精彩特邀学术报告,数百位学术骨干和青年学者围绕信息哲学、信息科学(含智能科学)、信息技术(含人工智能)、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战略等相关内容展开热烈的学术交流。


本届大会针对信息领域各学科近年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学科研究的进展和存在问题,尤其是GPT系列所引发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学科研究应当遵循的信息学科范式,使信息学科特别是人工智能的研究能够在信息学科范式的引领下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1.jpg

(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主席、机制主义通用人工智能理论创始人钟义信代表大会发布宣言)

 

为了进一步澄清人工智能研究一直面临的种种迷雾疑云,本届大会在闭幕之前郑重发布了《人工智能的范式革命宣言》,从科学技术发展根本规律的高度揭示了一个人们前所未晓的新规律:新兴学科存在漫长的“范式建构期”,在此期内没有本学科的范式可用,就自然会借用其它学科的范式,造成范式的张冠李戴,导致学科的病态发展。所以,去除病根的根本方法就是实施范式革命:以凝练出来的本学科范式取代借过来的其他学科范式。只有实施了人工智能的范式革命,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人工智能的源头创新。


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有何利弊?钟义信宣言发布上指出,从本质上看,人工智能机器是按照人类的意志和安排去解决问题的机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的充分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劳动者将从事于“发现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的创造性工作,而人工智能机器则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比较形象地说,人类是“肩负引领社会发展重任的”主人,人工智能机器主人支配下的工具,在人类的管理下,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和谐合作,形成最先进最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这就是发展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的最大利益。


正因为人工智能机器是在人类的管理与监督下去解决问题,所以,如果有人工智能机器做了伤害人类、违背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事情,那是人工智能机器的设计者的责任。人工智能机器本身是没有生命、没有目的、没有欲望的系统,它不可能产生伤害人类和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可见,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约束的对象是人类自己(人工智能研究者设计者使用者),而不是机器。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抢饭碗”的问题?钟义信认为,“人工智能抢饭碗”,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认识。人工智能机器解决问题的工作性能(速度、精度、耐度等等)应当远超人类,这是对人工智能机器的基本要求,否则,它就没有价值。因此,把原先由人类担负的许多工作都交给机器去完成,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人类劳动者则可以由此得到解放,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更加体现人类价值的创造性工作中去,这是人类解放的需要。马克思说过(大意):科学技术的任务就是尽其所能把人类劳动者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所以,让人工智能机器担负越来越多的劳动,让人类劳动者越来越多地从自然力的束缚下得到解放,这是好事。


为了真正实现人类的这种解放,国家和社会组织应当未雨绸缪,对人类劳动者提前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培育,使他们把自己原先担负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机器以后,知道如何去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类价值。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