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穿越四姑娘山:一场与雪山的温柔对话

2025-06-03 16:39:01 作者:逸峰

图片

图片
图片

(组图)四姑娘山

在四川西部的高原之上,矗立着四座终年积雪的山峰,她们宛如四位遗世独立的仙子,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净土——这便是四姑娘山。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雪峰之上,那柔和而神秘的光芒便吸引着无数旅人,踏上这场与雪山的温柔对话之旅。我便是这众多旅人中的一员,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走进了四姑娘山的怀抱。


横断山脉的璀璨明珠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地处青藏高原邛崃山脉东部边缘,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密相连,总面积约591平方千米。这里是中国地貌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第二阶梯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四姑娘山由四座连绵的山峰组成,从北到南依次排列,分别是幺姑娘山(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和大姑娘山。主峰幺妹峰,海拔6247.8米,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也是四川省的第二高峰,享有“蜀山皇后”的美誉。三姑娘山海拔5355米,二姑娘山海拔5276米,大姑娘山海拔5025米,四座山峰巍峨耸立,终年积雪,如同四位美丽的少女守护着这片土地。


四姑娘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相传,四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为了保护家乡的人民,与恶魔英勇斗争,最后化身为四座挺拔秀美的山峰,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这一传说为四姑娘山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也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四姑娘山景区的发展日新月异。2024年2月6日,四姑娘山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四姑娘山自然景观和生态价值的充分肯定,也为四姑娘山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双桥沟:大自然的调色盘


双桥沟是四姑娘山景区内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因其景色丰富多样而被誉为“大自然的调色盘”。


走进双桥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幽深的峡谷。峡谷两侧,山势陡峭,岩壁如削,仿佛是大自然用巨斧劈开的一般。峡谷中,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水中的石头和鱼儿清晰可见。沿着峡谷前行,游客可以欣赏到红杉林、布达拉峰等壮丽景观。


红杉林是双桥沟内的一大特色,这里的红杉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为游客提供了一片清凉的避暑胜地。夏季,当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小憩片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布达拉峰则是双桥沟内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这座山峰因其酷似布达拉宫的山峰造型而得名,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站在观景台上远眺布达拉峰,只见山峰巍峨耸立,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除了自然风光,双桥沟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设施。游客可以乘坐观光车轻松游览整个景区,也可以在沿途的观景台上驻足欣赏美景。此外,景区内还设有多个休息区和餐饮点,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旅游服务。


长坪沟: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长坪沟是四姑娘山景区内另一条著名的沟谷,因其原始森林徒步和藏传文化体验而闻名遐迩。


长坪沟全长29公里,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沟内分布着21个观景点。游客可以从喇嘛寺出发,沿着古道前行,沿途欣赏到红石滩奇观、枯树滩等自然景观。红石滩是一片由红色石头组成的奇特地貌,这些石头在阳光下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用画笔涂抹的一般。枯树滩则是一片由枯树组成的奇特景观,这些枯树虽然已经死去多年,但它们的枝干依然挺拔,仿佛在向游客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组图)四姑娘山

除了自然景观,长坪沟还是体验藏传文化的好地方。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藏传佛教寺院,感受浓厚的宗教氛围。同时,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藏族美食,如酥油茶、糌粑等,体验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对于徒步爱好者来说,长坪沟更是一片理想的徒步胜地。沟内道路崎岖不平,但沿途的风景却美不胜收。游客们可以沿着古道前行,感受大自然的原始之美。在徒步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野生动物,如松鼠、兔子等,为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海子沟:登山爱好者的乐园


海子沟是四姑娘山景区内海拔最高的一条沟谷,全长19.2公里,面积达126.48平方公里。沟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多个高山海子,如大海子、蓝海等,湖水清澈见底,与雪山相映成趣。


海子沟是登山爱好者的乐园。这里分布着多条登山线路,其中攀登幺妹峰更是许多登山者的终极梦想。然而,由于幺妹峰地形险峻、气候恶劣,攀登难度极大,被誉为“技术攀登的象征”。尽管如此,每年仍有大量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自我,攀登这座雄伟的山峰。


除了登山,海子沟还提供了丰富的徒步和骑马体验。游客们可以选择徒步或骑马沿着沟谷前行,欣赏沿途的美景。在海子沟内,游客们还可以遇到许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等,为旅途增添了不少惊喜。


四季变换中的生态瑰宝


四姑娘山的自然风光,四季更迭,各有千秋,每一季都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春季,当万物复苏,四姑娘山也迎来了它的花季。山花烂漫,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报春花竞相绽放,将雪山装点得五彩斑斓。山间的小溪在冰雪融化后变得更加清澈,潺潺流水声与鸟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春日乐章。


夏季,四姑娘山进入了绿意盎然的季节。绿草如茵,野花遍地,雪山融水汇成的溪流在山谷间流淌,为游客提供了避暑纳凉的绝佳去处。此时的四姑娘山,是徒步、露营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他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


秋季,四姑娘山换上了五彩斑斓的秋装。层林尽染,红叶、黄叶与雪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此时的四姑娘山,仿佛被打翻的调色盘,每一处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游客们漫步在山间小道上,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油画之中。


冬季,四姑娘山披上了银装,变成了一个洁白无瑕的童话世界。雪山、冰川、雾凇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虽然冬季的四姑娘山气温较低,但这也为滑雪、攀冰等冬季运动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场所。

图片

四姑娘山幺妹峰

图片

图片

图片

(组图)四姑娘山风光

四姑娘山除了四季更迭之美,更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这里植被属川西高山峡谷针叶林地带,拥有高等植物100余科、520属、约1500余种,森林覆盖率为30%。从海拔2700米的亚热带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到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带,形成了结构复杂的植被垂直带谱。


在动物资源方面,四姑娘山更是丰富多样。据调查,保护区内脊椎动物达57科、超过200种,其中包括川金丝猴、白唇鹿、雪豹、扭角羚、金雕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藏酋猴、小熊猫、黑熊、马熊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此外,四姑娘山还是大熊猫的栖息地之一,近年来多次发现野生大熊猫的踪迹。


值得一提的是,四姑娘山还是许多珍稀植物的生长地。例如,中国沙棘就是这里的一种特有植物。中国沙棘在四姑娘山内广泛分布,其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同时,中国沙棘还是一种重要的生态植物,对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嘉绒藏族的家园


四姑娘山地区是嘉绒藏族的聚居地,这里的人们世代以耕地与放牧为生,保留着传统的穿着、饮食、礼仪、婚嫁、丧葬等习俗。他们信仰藏传佛教,拥有许多传统的祭祀活动,如每年农历五月四日的朝山会。


朝山会是四姑娘山地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当地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前往四姑娘山举行煨桑和“献马”祭祀仪式,祈求保佑。在祭祀仪式上,人们会献上哈达、青稞酒等祭品,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此外,朝山会还是外来游客体验当地民俗和观赏原生态歌舞的重要盛会。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藏族歌舞表演,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在四姑娘山镇,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嘉绒藏族美食。如五香味糌粑、嘉绒馍馍等,这些美食不仅口感独特,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游客们可以在当地的餐馆或民宿中品尝到这些美食,感受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从自然秘境到旅游胜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四姑娘山逐渐从自然秘境转变为旅游胜地。自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来,四姑娘山先后获得多项殊荣:1996年被载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2000年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06年被列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2014年获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去年更是被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一系列的荣誉,充分证明了四姑娘山自然景观和生态价值的卓越。


近年来,四姑娘山景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在交通方面,四姑娘山景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景区内已建成多条观光车道和徒步道,方便游客游览。同时,景区还加强了与外部的交通连接,游客可以乘坐长途汽车或自驾前往景区。此外,全国唯一的山地动车“都四”山地轨道预计2027年底建成通车,开通后将大大缩短都江堰至四姑娘山镇的通行时间。


在旅游设施方面,四姑娘山景区推出了多种旅游产品,如徒步穿越、攀冰、越野跑等户外运动项目,以及藏式写真、星空帐篷等特色住宿体验项目。这些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四姑娘山景区还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景区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限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等。这些措施有效保护了四姑娘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四姑娘山,这片位于四川西部的神奇土地,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秘和体验。


编辑:超级管理员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