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扎根乡土 创新扶贫

2018-08-13 10:09:37

一个火塘、几杯清茶,不念稿子,不说官话套话,围坐在一起,无拘无束地促膝长谈,宛如一家人拉家常。这是目前云南普洱市各级团组织创建的 “火塘夜校”学习培训的场景。

“火塘”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非常常见,它不仅有照明、取暖、烧水、煮饭的物质用途,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火塘边,展示了生育婚丧的生命历程;火塘边,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火塘边,记录着家庭的喜怒哀乐。火塘,是村落文明传播的集合地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

“火塘夜校”,就是将“夜校”建到“火塘”边上,利用群众农闲时间,重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青联委员等青年群体作为夜校工作队伍,积极深入群众喜欢集中的场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扶贫政策,解决了贫困群众想学习但找不到平台的问题。火塘夜校是将技术和知识送到群众家里,而且没有“尖子班”和“普通班”之分,对贫困群众一视同仁,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进行培训,切实帮助解决他们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火塘夜校”工作最开始是从团市委的挂钩点开始实施,后来发现效果很好以后,陆续在西盟、墨江、澜沧等县开展。目前,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47场次,覆盖贫困群众1500 余人。

“火塘夜校”每到一个村民小组,就烧起一塘火,由每家每户出一人,一起围坐在火塘周围。

5月6日,墨江团县委邀请了本县优秀创业代表——墨江哈尼迷达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漫深入挂钩扶贫村正龙村开展“火塘夜校”扶贫扶志工作交流。墨江团县委、景星镇政府、正龙村“三委”相关负责人和正龙村贫困青年代表等30余人参加座谈交流。

交流过程中,李漫用平实朴素的方言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用自己的亲身案例讲述创业途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介绍了普洱茶的销售渠道和发展前景,同时邀请贫困青年与自己合作。

随着火苗的熊熊燃烧,大家的话匣子也随之打开。“通过交流,我找到了差距, 就是思想观念和生产技术跟不上形势”。“平日我们忙着农活,学习时间少,像这样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既不耽误我们的生产又让我们更了解党的好政策,乡里乡亲间也多了交流机会”。大家边倾听、边记录、边思索,围绕创业、产品加工、扶贫政策等畅所欲言,“火塘夜校”的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

面向农村基层群众宣讲,夜校工作队伍立足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一改过去集中开会拉大标、模式化标准化的讲稿,群众听得云里雾里,宣讲完后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而采取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向群众传递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在澜沧团县委和东回镇改新村驻村工作队合办的“火塘夜校”上,东回镇改新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及村组干部一起,为群众们讲解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政策、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政策、教育扶贫相关政策以及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及思路。

上了“火塘夜校”后,改新村改新一组村民李扎努用不太流利的汉话说:“一群人围在火塘边谈心谈话,不懂的扶贫政策能马上得到解答,这种办法达贾达贾(拉祜语: 很好)!”

共青团普洱市委书记穆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火塘夜校”工作中,我们青年人和群众围坐火塘边,既反映了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际场景,也体现了我们去“四化”强“三性”的改革成果。穆星感叹: “火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存在,也是边地群众心中的原乡记忆,也许有一天,随着我们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火塘将成为历史,但是火塘的温暖和被火塘映红的青年人的脸庞,将成为我们参与过这个活动的所有人温暖的记忆。”

编辑:杨文博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