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雪山上的滇金丝猴秘境

2017-08-15 5:56:27

文/刘霞
图/龙勇诚
支持机构/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责编/王艳玲

留着时髦的朋克头,长着和人酷似的面孔,红唇艳丽,黑背白腿,滇金丝猴就是这么特别!

它们行动敏捷,矫健的身姿能腾空飞跃,在树尖上行走,如履平地。它们又天生机警,胆小怕人,在深山密林里,几公里之外便能感知到人的到来,随即闻风而逃。这些身长51〜83厘米的小萌物目前世界上仅在中国发现有2000余只。主要分布在滇藏交界处雪山峻岭之巅的高寒森林中。

滇金丝猴是外国人命名的
关于滇金丝猴的发现,可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十九世纪60年代,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高山中,一种黑色拖着长尾巴俗称“雪猴”的猴子被人发现。1871年,法国传教士Pere Armand David首次正式报道了这种尚未被科学命名的动物的存在。1890年,法国人亨利和邦瓦洛率领的亚洲采集队由四川进入云南,通过当时在德钦传教的法国传教士Biet的帮助,在当地群众的围猎中获得7只滇金丝猴的标本。1897年、1898年,曾为川金丝猴命名的法国科学家Milne Edwards两次对滇金丝猴进行描述,并为其命名。同样地,滇金丝猴那退化消失的鼻梁引起他格外的注意,他把滇金丝猴与川金丝猴归为一个家族,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属名:Rhinopithecs,意思是鼻子奇特的猴子。至于滇金丝猴的种名,他只简单地冠以发现者的名字Bieti,这也是科学界对新物种命名的惯例,以表示后人对发现者的纪念。

但此后近一个世纪,科学界再也没有关于这个物种的任何信息,对这个物种的生态习性都没有任何了解。时隔70多年,1962年,中国动物学家彭鸿绶偶然在云南德钦畜产公司看到了8张滇金丝猴皮张,意外地证实这个神秘物种仍然存在。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还没有研究人员见过活的滇金丝猴。

转机出现在1987年。这一年,昆明动物研究所从滇西北的维西县萨马阁林区捕获4只滇金丝猴,运回到研究所进行人工饲养,中国科学家才终于一见滇金丝猴的“庐山真面目”。第二年,昆明动物园也在同一地区捕获几只滇金丝猴在动物园人工饲养,并向公众展出。自此,这个长期陷入科学界悬案的物种终于如石沉大海的谜团浮出水面。

原始森林的指示物种
滇金丝猴终年生活在海拔2500〜4700米的高山森林里,是世界上除了人类以外分布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数千只的数量,让它们比大熊猫还要濒危罕见,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原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阿拉善SEE西南中心首席科学家龙勇诚认为,滇金丝猴是重要的指示物种,它的生存有赖于原始森林,每只滇金丝猴需要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原始森林方能生存,其家域之大在中国乃至全球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屈指可数,所以滇金丝猴群完全可以视为大面积原始森林的存在标志,我们可以通过对滇金丝猴的保护,来实现对这些大面积原始森林的保护。

白马雪山是滇金丝猴最重要的栖息地。它从维西绵延向北跨过云南省最北的德钦县,延伸到西藏最南边的芒康县,这一区域集中了所有滇金丝猴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1983年,白马雪山成立了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成为保护物种。

保护生物学认为,有一类物种叫做“旗舰种”。旗舰种的作用是它对人类社会有强大的号召力。滇金丝猴号称大熊猫外的“第二国宝”,自然无愧于旗舰种称号。还有一类物种,叫做“关键种”,它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系统中其它物种的兴衰。关键种往往是植物,例如在云岭山脉的关键种就是云杉和冷杉,它关系到林中无数物种的生存,包括滇金丝猴。这个以森林为家园的灵长类种群,它们出生在树,成长在树,觅食在树(寄生在冷杉树上的黑灰色松萝便是它们的食物)。松萝抑制冷杉的生长,松萝多了,甚至可致冷杉“窒息”而死,然而如果松萝少了,又会造成滇金丝猴的食物不足。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滇金丝猴似乎知道如何控制松萝生长,因此它们在大范围的区域内游荡,以保证既有足够的松萝吃,又可以控制松萝过分蔓延,防止危害森林的健康。因此,冷杉–松萝–滇金丝猴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其中任何一个角色的消失,都将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平衡。

生物学家一致认为,像滇金丝猴一类的“旗舰种”一旦消亡,则表明其生存区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难以恢复。事实上,在滇金丝猴生活的森林面积减少的几十年间,恰好长江泥沙含量急剧上升。很多村庄因为山坡上森林被砍伐、牧场退化、土地裸露而产生滑坡,不得不整体搬迁。

有猴的地方,就有江湖
如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滇金丝猴也有社群等级行为,一个猴群从二三十只到三四百只不等。猴群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由一只雄性和2〜3只雌性及若干幼仔组成的一夫多妻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公猴就是“大家长”,它是经过激烈的战斗才赢得自己家庭的。公猴仪态庄重、威风凛凛,身边一般围坐着数只雌猴,有的雌猴怀里抱着幼猴,或有的幼猴在周边的枝丫上戏耍⋯⋯森林里静悄悄,天空上的阳光清澈明亮地照耀,这便是一个滇金丝猴家庭的安乐图。

另一个是“全雄家族”,也被戏称为“单身汉俱乐部”。这个群体由失去家长身份的雄猴和被驱逐出家的年轻雄猴所组成。滇金丝猴世界一律通行这个法则,所有的雄猴家长只将女儿留在家庭,儿子统统逐走,让它加入到全雄群体中去。

这个全雄群体被猴群以人类尚不了解的方式组织起来,在猴群迁移时,全雄群体总是走在前边探路,打前锋,遇到敌人时,也总是它们拼杀在前。遇到新的食源,它们先试吃这些食物,若这些食物是安全的,它们则需要靠边站,让各个家庭先享用。

当然,全雄家族的公猴可不都是心甘情愿被奴役,做炮灰,它们有的雄心勃勃,有的卧薪尝胆,当它们足够强壮到能够挑战“大家长”们的时候,就会试图篡权。为了篡权,它们有时还会合纵连横组成兄弟联盟共同挑战。如果实力不足打输了,为了保持良好关系,输的一方可能会帮获胜的一方整理毛发来缓和关系。

事实上,对于每一个雄猴来讲,它们的一生都要经历初长成被逐出家门、在全雄家族成长学习、通过恶斗当上一家之长、年老后再被撵回全雄群体逐渐衰老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多少万年了,这个过程未曾更改,并且仍将延续下去。

编辑:杨文博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