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17:14:16 作者:孟江波 杨慧怡
城市建设 日新月异
上戈苹果 享誉全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理念,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真谛。它为我们在新时代打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清晰且有力的思想指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健前行,就必须精准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
地处豫西伏牛山区的洛宁县,生态是它最鲜明的底色。这里青山连绵,碧水潺潺,山川秀丽,人文底蕴深厚。它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河洛文化发祥地、“中国特色竹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等多个荣誉称号。
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滨河公园,人们悠然自得,尽情享受着幸福洛河的美丽蜕变。如今的洛河沿线,河湖中水生动植物生机勃勃,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鸟儿自由翱翔,鱼儿欢快游弋,一幅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生态美景呈现在眼前,宛如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生态筑基 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近年来,洛宁县立足“洛阳南部生态发展区”的总体定位,坚持创新引领、生态优先的原则,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洛河生态治理、造林绿化等工作,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该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今,县城区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进一步提高,蓝天白云已成为日常景象。国省控洛河故县水库、长水断面及市控洛河温庄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也达到了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在100%。累计完成农村环境整治的行政村有89个,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63.59%,农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凭借这些显著成效,洛宁县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在河湖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洛宁县以建促治,2023年故县水库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河湖。
在治水方面,洛宁县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对洛河长水龙头山至城郊乡温庄34公里的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新增绿地面积6300余亩,植被覆盖率超过90%,生态湿地达1.3万亩,水生动植物数量显著增加。同时,着力打造洛河两岸生态廊道,新增健身步道40公里,生态广场60余座、休憩平台1.5万平方米,洛神赋广场、瑯华馆帖、亲水平台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此外,还融入了水文化历史、河长制、节水护水等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了洛书文化展馆、旅游驿站、生态公园等,将当地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自全面落实河长制以来,全县22名县级河长、18个乡镇(街道)的乡级河长、258个行政村的村级河长,共计298余名河长积极履职担责,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精品民宿 溪上陶峪
故县水库 风光旖旎
爱和小镇 四季如画
在造林绿化方面,洛宁县统筹科学开展森林抚育等工作,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质量显著提升,林业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生态价值加速转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91%,林木覆盖率65%。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县380多个行政村全部完成绿化美化靓化,绿化率达到100%。目前,已建成省级森林特色小镇4个,省级森林乡村20个。洛宁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特色竹乡”“省级森林城市”,并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科学绿化先进单位。
产业赋能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近年来,洛宁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富民为导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思路,培育了优质水果、畜牧养殖、优质烟叶、文玩核桃四大产业,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强农惠农富农机制,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示范区建设,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优质水果产业方面,洛宁县制定出台了《洛宁县关于做大做强优质水果产业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对水果产业的扶持力度,严格落实扶持资金。2024年,全县新发展园艺产业基地面积5.4万亩,其中苹果10000亩、金珠沙梨5000亩,建成道地中药材基地6个、新发展中药材2.4万亩,高接换优苹果面积1.5万亩。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中,扎实做好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的修订与落实工作,中化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模式覆盖面积2000余亩。“洛宁丹参”产品纳入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全县绿色食品企业有40家,证书81张,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全省领先的水平。
在畜牧养殖产业方面,洛宁县注重降成本、降污染、降风险,提技术、提规模、提效益,采取饲草本地供给、技术落地转化、粪污就地利用、产品就地加工、团队就地整合、收益落地共享六项措施,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牛羊生产能力提升等项目,实现产业规模增加、群众收入增加和可持续发展。依托金丰、鑫宁等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推广“企业购牛 + 农户代养”劳务合作模式、“分散养殖 + 集中圈养”等豫西山区新饲养模式,既节约了饲料成本,又增加了群众的经营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
绿意盎然 洛宁风光
在烟叶生产方面,该县积极推进种植规模化、育苗工厂化、耕作机械化、烤房智能化、培训精准化建设,在小界乡王村村规划建设5000亩兼具研学、培训、旅游功能的豫西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烟叶小镇)。通过落实各类补贴措施,极大提高了全县烟用机械化普及率。积极实施烟叶烤房电代煤工程,实现一键启动,全程智能化操作。积极推行“烟农 + 专家 + 课堂培训 + 实地操作”的精准培训模式,培养造就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烟农。
在文玩核桃产业方面,官东村所在的“官庄塬”是洛宁“猴头核桃”的核心区,种植面积近8000亩,整个东宋镇有1.2万亩。当地建设了文玩核桃交易中心,集文玩核桃分拣定级、雕刻加工、产品展示、电商交易、宾馆于一体。注册了“官庄”“官庄塬”商标,可加工猴头、十二生肖等60多个造型的文玩核桃。种植管理、雕刻加工、品牌创意、电商销售产业链日趋完善。2024年,文玩核桃线上销售达8500万元,总产值达4.5亿元。
如今的洛宁县,正以生态为笔,以产业为墨,以交通为纸,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画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