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加强党的引领 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民居活化石 乡村振兴新标杆

2022-01-28 10:35:53

苗兴林  徐俊龙/中国周刊


在河东这片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热土上,有一个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其独特的魅力如同璀璨的宝石,正在新时代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光彩。

 

-----题记


郝家窑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最西端,距绛县县城7.5公里,距荷宝高速绛县出口3公里。全村5个居民组,1035口人,24名党员,耕地面积2900亩。


微信截图_20220128103122.png


以前的郝家窑村,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贫穷落后,名声不好的“烂杆村”。尽管村子就在涑水河边,却没有供全村人吃水的深井,靠邻村时断时续的泉水维持生活。全村没有一条完好的街道,通往村外的都是土路,每到雨季就变得泥泞不堪,难以行走。全村处在坡形地带,几乎全部都是旱地,只能靠天吃饭。贫困的物质生活,使村民的思想也停滞在贫瘠落后的状态。


直到这一天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党旗飘扬  一股暖流在涌动


十几年前,在外打工的本村人安子明回到村里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老支书和村民的推荐下,他被选任村支部书记。


4715184984bf37b6dc52c2621142341.jpg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上任伊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强党组织,让党建引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他在村里建立了每周学习交流制度,班子成员定期举行碰头会,以上级最新会议、政策为主要内容,开展相互交流学习,每半年组织村级各类组织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凝聚起前所未有的支部合力。


村党支部以“每月一主题”党日活动和农村党员“两评一考”为抓手,每月定期组织党员过好组织生活,为24名党员和5名后备力量设置党建示范、产业引领、乡风文明等岗位12个,增强党性修养,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发挥。

 

挖潜资源   振兴本村集体经济


从“郝家窑村”这个名字,可以推断这是个以窑洞为主要居住方式的村子。这种窑洞和普通的窑洞不同,它是处在地平面下的窑洞,当地人称“地坑院”或“地窨院”。这种院子是在地平面下挖一个深6-8米左右的大坑,形成院子。坑的形状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在坑下院子的四面各挖一到两孔窑洞,在坑的一角挖一个院子的出口。这种居住方式是从远古传承下来的,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号称人类居住史上的活化石。由地窨院组成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当你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所以晋南民谣描绘它:“进村不见村,见门不见院,平地起炊烟,只闻鸡犬声,入院一片天”。


微信截图_20220128103359.png


郝家窑从明晚期开始建造这样的院子,现在还保存有六十多座地坑院。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村民都搬迁到了新建的砖瓦房,院子和窑洞逐渐破落了。


郝家窑支村委在安子明带领下,深入挖掘本村特色,经过组织党员、群众反复考察、讨论酝酿,确定了依托本村窑洞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带动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子。他们认为,发展乡村旅游,能起到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繁荣的作用。因地制宜发展郝家窑村旅游业,将乡村旅游业打造成本村的支柱产业,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而且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活面貌,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截图_20220128103416.png


他们修复了12座地窨院,为了增加地窨院的文化气息和灵魂特色,又利用这些院子建立了“晋尧民俗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代表山西传统文化的民俗物品,呈现了山西人民的人文智慧、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历史沿革。


博物馆内设有固定陈列馆五个:分别是《山西明清家具陈列馆》《山西农耕文化陈列馆》《山西民间生活生产用具陈列馆》《山西古代陶瓷艺术陈列馆》《红色革命物品陈列馆》。展馆以大量的山西民俗物品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运用实物加简介的方式,形象真实地展示山西特有的民俗风情,风俗习惯,历史沿革,成为人们认识、了解山西历史的窗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郝家窑的乡村旅游利用了本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生活中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本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从而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把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郝家窑旅游自2018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几百万游客,仅当年正月初一当天就有三万多人到郝家窑参观旅游。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大乡村街道,河道治理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建设,通过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等工程,优化乡生存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本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游客的旅游体验。


纷至而来的还有数不清的荣誉。几年来,郝家窑旅游景点先后被授予“运城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点”、“运城市研学基地”、“绛县电大教学点”、“绛县摄影协会摄影基地”、“绛县县委党校“三同”活动实践基地”、“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山西省AAA旅游景区”。


拓展农村文旅  助推乡村振兴


郝家窑支村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特色进行创意设计,凸显乡土气息,提供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旅游融入农业现代化发展,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附加功能,拓展农文旅的综合发展之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扩大资金来源助推实现新农村振兴。


2018年以来,建设了植物迷宫、亲子园及水上乐园等旅游项目;在产业融合上,引进北京天赐食用玫瑰和中条欧李,种植玫瑰200亩、钙果120亩,玫瑰精油厂于2020年10月建成投产,形成了种、产、销产业链。2021年1-6月份,实现收入约30多万元,并带动了草莓樱桃采摘及农家乐的收入。


郝家窑村以创建“五面红旗”示范村为目标,以乡村旅游为抓手,以美丽乡村为依托,以发展壮大农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带领全村百姓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特色路子。他们知耻后勇、励精图治、团结拼搏,下大力气解决人、治、物、效等突出问题,使村庄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华丽转变。


郝家窑村先后被授予“运城市文明村”、“山西省AAA旅游乡村示范村”、“山西省美丽休闲乡村”、“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运城市“五面红旗”创建示范村”、“ 全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标兵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不忘初心,未来可期。独具特色的地窨院文化,沧桑厚重的晋尧文明,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乡风浓郁的乡土民俗……美丽如画的郝家窑村将以更加丰富的乡村旅游产业和业态,让人们体验乡村文化,感知乡村魅力,寻找根祖脉络,栖息心灵家园。


郝家窑支村委在党的引领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