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全国政协委员温香彩:治理农村污水 保护美丽田园

2021-03-11 17:21:06 来源:中国周刊 作者:梅淑娥

image001.jpg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物理环境监测室主任 温香彩

乡村振兴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物理环境监测室主任温香彩在全国两会上呼吁重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保护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温香彩委员介绍说,近年来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污水治理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农村污水治理率要达到30%以上的目标。但同时也应看到,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水治理成效与农民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与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由于农村污水的不规范不达标的排放,直接或间接导致很多土壤、森林、河流水系、湖泊流域乃至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资源都面临生物多样性环境的缺失和生存的挑战,由此可以说,加强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水治理,是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温香彩委员通过调研全国多个省份的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发现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村改厕与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脱节。一些地区农村改厕建设早于农村污水建设。改厕时选址不够慎重,未考虑粪污水排放处理问题,改厕后村民马桶接不了上下水,接水后储粪池清掏频繁,污水处理系统收水率低,污水处理设施闲置浪费。其次是农村改厕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对自身的健康、对环境的需求都有提高,但还存在对厕所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对于改厕和农村污水处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厕所运行维护知识缺乏了解,配合度和使用量低。

一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不规范。如何处理厕所粪污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关键,重点是解决粪污无害化处理问题。厕所粪污由村或镇统一配备专业人员抽取处理的比例低于50%左右,主要依靠农户自行处置。即使是由村镇统一抽取,也需要农户每次支付30~100元不等的粪污抽取费用,农户积极性不高,导致改过的厕所闲置不用或被村民当旱厕使用。

还有农村污水治理模式不尽合理问题。不同地区之间农村差异巨大,很难用一种模式、一种工艺去做污水处理。很多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采取城市集中式管网模式,采用一套设备、一套工艺、一套标准去施工,施工面大、周期长、造价高、收水率低、设备闲置,不能因地制宜的解决不同农村的污水处理问题。厕所建设和管理并重不足。建管并重才能持续保障项目的持续性,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在后期的营运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挑战。因此在方案选择上,需要选择整体成本低的方案,综合衡量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成本。避免出现国内很多地方因后期营运管理费用高导致维护不当、损耗严重和设备闲置的情况。

农村环境卫生关系到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解决以上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物理环境监测室主任温香彩建议:

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针对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污水处理制定系统方案,包括农村公厕、农村改厕和农村污水处理的一揽子整体系统解决方案。

加强宣传。以农村公厕为示范进行宣传,使村民理解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项目实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农村改厕与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同步操作或预留后续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渠道,提高改厕后使用的舒适度和污水收水率。

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在技术方案选择上,通过对国内现有技术方案的对比,选择技术稳定性好、整体投资低、后期维护方便等特点的技术方案,推荐采用分散式微生物降解模式。该技术模式可以灵活变化适应不同农村的农村污水处理需求,造价比传统建设模式低20%以上,建设周期比传统模式节约30%时间,营运管理成本包括耗材成本比传统模式低50%以上。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