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深圳激活“水经济”,丰润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4-07-11 17:13:45 来源:中国周刊 作者:黄一峰

  广东讯(黄一峰 通讯员 黄思华)“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河上,水面波光粼粼,龙舟穿梭其中,犹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岸边,市民观众为选手摇旗呐喊,鼓劲声此起彼伏,不断将热情传递给挥浆竞渡的运动员们。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茅洲河、观澜河、新洲河、大沙河……深圳各条河流上,龙舟赛事如“潮”,船桨击水、龙头齐进,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


图片 1.png

  

  赛场上,龙舟竞渡,百舸争流;赛场下,水上经济,风生水起。

  

  近年来,深圳通过发布“水文旅地图”,大力开展水上运动,赋能碧道、水利风景区周边产业等,让经济发展和水文化繁荣共舞,以水为媒、兴水之利,发展全域绿色水经济,不断探索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发展“活水”的新路径,提升全市滨水空间价值,全力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古老”的龙舟赛事,掀起“全新”的浪潮

  

  河面上,劈波斩浪,奋楫争先,一场精彩绝伦的水上竞渡盛宴在深圳新洲河上演。除了激情澎湃的龙舟赛,还有多元融合的文艺演出和美食享受。

  

  旗阵团、鼓乐团、快闪、武术、街舞、说唱等,以碧水云桥为“舞台”为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圩市中,艾草祈福、兰汤沐浴、点雄黄、艾草花束DIY、国潮香囊等传统习俗的摊位引了众多市民驻足体验。

  

  刘女士和家人第一次在深圳近距离观看龙舟赛。因为来得晚,还担心买不到吃的,然而来了后,“吃得尽兴,看得过瘾”,让她连连称赞“不虚此行”。

  

  龙舟的桨板里不仅让河水欢腾,还划出了深圳文旅的消费热。以福田的龙舟赛为例,该赛事带动了新洲同创汇客当日周边游客高达3万人次,销售额对比上月同期增长200%;南澳大力联动周边景区、酒店、民宿、餐厅等企业,推出系列龙舟文旅及优惠活动,打造集“赛事、美食、游乐、文化”为一体的文旅盛会。

  

  如果说,龙舟赛事只是一年一度的盛会;那么在平时,深圳还结合全市河流特点和运动需求,发展以赛艇、皮划艇、桨板、龙舟项目为引领的水上运动,大力开展水上运动,助力水经济繁荣发展。

  

  赛事为桨,城市为舟,桨动而舟行,一场场精彩的水上运动,助推着城市发展。

  

  南山区成立大沙河和鹭赛艇俱乐部,每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并在“南山文体通”平台设置赛艇免费体验预约通道,每年服务约3000人次,有效促进消费、拉动就业创业;宝安区推动深圳体工大队皮划艇队回归茅洲河,累计培训皮划艇运动员近150名,2023年在杭州亚运会获得1枚金牌、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3枚金牌、广东省锦标赛14枚金牌;光明区成立以赛艇为主,皮划艇、桨板、龙舟等多种项目结合的综合水上运动中心,已举办双城记-粤港赛艇交流赛、深圳市少年儿童赛艇锦标赛等多项赛事,参赛人数近1000人,有效带动包括青少年培训、赛艇装备、赛事运营在内的整个产业链发展。

  

  以赛营城,从“水竞技”到“水经济”,通过赛事做引子,深圳延伸水经济产业链,将体育竞技、文化交流、产业振兴融为一体,打造体育旅游新消费场景。

  

  滚烫的“水文旅程序”,激活“流淌的历史”

  

  河水湍湍,还承载着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文明。所谓水经济,其实质是水与城、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

  

  2023年,一张涵盖了山海生态、历史人文、城市景观、特区精神、科普教育、田园风光等各类主题的水文旅地图,打开了人们通往深圳“水世界”的大门。

  

  深圳市水务部门将散落在全市各处的水景点、水设施、水文化场馆串珠成链,积极对接“山海连城”计划,推出12条贯通江河湖海、彰显人文底蕴、增进民生福祉的首批水文旅线路。

  

  与此同时,为提升市民使用地图的便利性,深圳市水务部门启动全市域水文旅地图智慧导览系统开发工作,为市民打造水文旅主题路线出行的“随身导游”,在全国水利系统属于首创。

  

  小程序可一键导航至各水文旅景点,具有场馆预约、语音讲解等功能,不定期发布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涵盖市民游前、游中、游后的多样需求,在促进深圳水文化、水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让治水红利最大限度惠及广大市民。截至目前,小程序累计用户达7万人,平均日活1200人次。

  

  在这个“随身导游”上,龙华的观古通澜线十分热门。彼时,龙华区正依托“三面环山、一水润城”自然资源优势,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全力推动打造“观古通澜”文化纽带、水城相融生态廊道、千帆竞渡黄金水道,深入开展省级水经济试点工作。

  

  在观古通澜线上,一座起源于清朝中期、兴盛于清末民初的观澜古墟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是深圳市现存最为完整的客家风格历史街区,属深圳“四大名墟”之一,曾为宝安、惠阳、粤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一度享有“小香港”之美誉。

  

  穿过数千年历史长河,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并在与现代生活相遇中展现新的光彩。去年,观澜古墟全面投入商业运营,衍生出了灯光秀、电影节、古墟集市等经济新业态,打造商旅文一体的网红打卡点,重现往日盛景,续写“因水而荣”新辉煌。2024年上半年,观澜古墟总客流量达119万人次。

  

  深圳将水经济的发展和水文化的繁荣相融合,坚持以水兴文、以文惠民,以水润城、以业兴城,“文化经济”持续点亮着深圳经济,点亮着深圳人的美好生活。

  

  人水和谐的“水文化”,成就产城融合的“水经济”

  

  谁能想到,如今水清河畅的深圳河流,在数年前还是让市民掩鼻而过的黑臭水体。就连曾经被称为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茅洲河,如今也成为白鹭蹁跹的网红打卡地。

  

  经过全流域综合整治,如今茅洲河水环境稳步提升,2020年干流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2023年达到Ⅲ类。目前,茅洲河流域已建成集生态、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优美碧道,被评为“全国十大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茅洲河的生态治理成果,为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茅洲绿丝带,滨河心享地”为主题,茅洲河流域中心精心布局,科技智谷、活力走廊、魅力产城、碧道客厅、科创水岸五大功能区域相互辉映,治水、治产、治城融为一体。

  

  比如,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先后引入,天安数码城、长江股份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入驻,各大重点项目沿着茅洲河蜿蜒展开,串珠成链,形成深圳又一条千亿级的产业创新走廊,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今日茅洲河“产教融合,人水共生”的绿色发展,成为大湾区城市发展百舸争流的生动缩影。

  

  为拉近深圳水与深圳人之间的距离,一场场与市民相约的“水文化”主题活动也在持续不断地开展。近年来,深圳水务部门以“河你在一起”为品牌,组织开展走读河湖、沿河读城等系列活动,以及水文化大讲堂、“市民看东江”“小手护水土”等专题活动,市民们踊跃参与。

  

  “深圳缺水吗?”“我们日常用的水来自哪里?”今年6月13日,来自纽约爱文学校、圣保罗爱文学校、深圳南山区爱文学校的近百位中外孩子们,分批走进光明湖水利风景区(公明水库),共开展四期水情教育系列研学活动。

  

  据统计,光明湖水利风景区自2023年8月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各类团队291场次,多家国家、省重点科研机构在此设立研学点。同样入选首批广东省级水利风景区的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东江取水口水利风景区,则充分发掘“营地+景区”“营地+田园”“营地+研学”“营地+体育”“营地+玩乐”模式,形成水主题鲜明、水文化清晰、水经济活跃的近郊露营景区,让景区自带流量,有效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从治水到兴水,深圳正积极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与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深度融合,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带动全域滨水空间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随着水生态建设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圳范例也有了新答卷。

编辑:杨文博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