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深山能致富 乡村变新颜

2021-04-23 16:20:57 来源:中国周刊 作者:夏民

DJI_0013.JPG

思路决定出路 

6月,阳光正好,微风和煦。 走进纳雍县董地乡,万亩经果林在 微风中泛起层层碧涛,土地下万亩 马铃薯默默生长,养殖场里数十万 羽蛋鸡欢快地进食,注塑厂里工人 加班加点赶工……一幅幅画面诉说 着美好变化。 

董地,在彝语里的意思是箱子 一样的田。顾名思义,这里四周环 山,或者说土地被重重大山割裂。 “99.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然没 有一处超过50亩的平地。”董地乡 的地理条件让该乡党委书记罗珍玉深有感触。 

受地理条件制约,董地乡的产 业想做大、做强,着实有些费神, 但脱贫是对人民的承诺,再难也要 迎难而上,再硬也要啃。 

2019年8月,董地乡裕农种养 殖专业合作社召开理事会商量如何 带领群众搞产业发展。 

“一块好点的土地都没,我们 咋个拼得赢别的乡。” 

“我们得换个思路,不要钻牛 角尖,产业不一定就是农业。” 

“全省都在搞产业结构调整, 既然我们土地受到制约,那我们就 生产别人发展需要的物资嘛!”农合作社理事长刘吕的一句话点醒了在座的所有人。 

“对啊!一产搞不动,二 产也是可以的嘛,我们可以搞个 模具厂,毕节都没得生产这个的。”会罢,修建注塑厂提上了合作社的日程。 

当年10月,合作社与纳雍县 金蟾大山公司合作在董地乡朴德村 改建了厂房,初期购进12台注塑机 生产塑料筐。今年3月,注塑厂正式投产。 

“这条路真的走对了!今年 我们就接到了纳雍县3400万个 塑料筐订单,现在我们招了40 多名工人,两班倒,24小时赶订 单。”注塑厂负责人龙钢忙得不可 开交,趁着工人换班空隙才有时间 和记者闲聊。 

据了解,注塑厂所产塑料筐需 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组装,合作社组 织群众将塑料筐带回家中,让群众实现居家就业。 

“通过这一模式,我们至少 带动了1800余户村民增收。3月至 今,我们光务工工资就发放了100 余万。”龙钢说。 

“纳雍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 标,下一步我们将把市场放大到整 个毕节市。”龙钢介绍,注塑厂新 购进了9台注塑机,预计全年产值 将达到3500万,成为董地乡在纳 雍县一张闪亮的名片。 

以一产带动二产,董地乡通过 转变思路走出了一条别样的发展道 路。据了解,6月中旬该乡的地膜 厂也已投产。 

从注塑厂驱车往下行驶几公 里就到了董地乡最大的一块平地, 公路旁155个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 辉,大棚里,朴德村村民徐艳正在 给红托竹荪盖土,“长势特别好, 今天都收了好几筐。” 

今年45岁的徐艳曾经靠着10 余亩土地养育着5个孩子,丈夫又瘫痪在床,生活十分艰难,如今 在基地务工一个月有3000元的工 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以前是出门上山种田,现 在是在家门口上班,身份变了,收入也高了。”徐艳现在每年还有 6000元的土地流转费,一年1万元 的低保,年收入超过5万元。 

据了解,朴德村食用菌大棚基 地也是裕农合作社旗下产业,常年 可解决80余名群众务工需求,近年 来,董地乡成立乡级裕农合作社总 社,11个村级裕农合作社为分社, 统一发展。 

“和别的乡镇不同,我们是由 总社牵头,各分社协同发展,同时 资源共享,盈利后统一由乡政府负 责给群众分红。” 董地乡党委书 记罗珍玉说。 

据了解,在乡级总社的统筹 协调下,董地乡如今有1.2万亩茶 叶、1.9万亩马铃薯、2万亩经果 林、40万羽蛋鸡、1万头肉猪、一 个注塑厂、一个地膜厂……产业年 产值超过1.8亿元,覆盖全村所有 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全乡贫困 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务工和产 业分红等方式增收1000余万元。 

“从一无所有到产业百花齐 放,我们干部群众付出了很多年 的血汗,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超 7000元,贫困户年收入超4000 元。剩余未脱贫的250户872人也 在今年5月30日达到了脱贫出列标 准。”罗珍玉告诉记者,董地乡6 月30日前一定精彩脱贫出列。 

乡村一角.jpg

“穷窝窝”成为“新农村” 

厍东关李子村是厍东关乡一个 隐匿于大山之间的小村落,全村有 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为591户 2791人,其中少数民族同胞就占了 2428人,占总人口的87%,贫困发 生率达50%。村口一条狭长的地, 是村里最大的一块平地。 

站在村委会门口,映入眼帘 的是宽阔平整的小广场,整洁的通 村、通组路一直延伸至山后的人 家,路两旁散布着青砖碧瓦的新民 居,扶贫车间里不时传出缝纫机嗒 嗒嗒……声音,平静祥和的李子村 似乎和深度贫困村这几个字一点也 搭不上边。 

“你别看李子村现在是这样, 前几年的时候路上都还是牛羊粪 便,好多路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 天就不能出门。”今年22岁的罗光 美是外来媳妇,如今在扶贫车间当 上了车间主任,两年来,她亲眼见 证了李子村从“穷窝窝”到“新农村”的蜕变。 

“谈恋爱时,和男朋友来到李 子村,到村口我就不想进去了,感觉太落后了,房子也不好,到处都 是畜生的粪便,一点也不想嫁到这里。后来每年过来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才改变了想法。”罗光美笑着 说,现在李子村比自家村里都还要漂亮,而且出门就能上班,一个月 3000元加提成,还能休息4天,生活特别惬意。

见证李子村变化的还有金丽, 2016年,她通过扶贫特岗考试来到 了这里。 

“来之前我在脑海里想过很多 遍这里的贫困程度,但亲自到村里 还是吓了我一跳。”受过高等教育 的金丽一心想要改变李子村的贫困面貌。 

一个地方的致贫原因是复杂的,想要改变并没有那么简单。金 丽与村干部商量决定先从思想上下 功夫,2017年,村里开办了讲习 所,每周两次把村民集中起来,由 各单位专人负责宣传政策、文化知识、移风易俗等内容。 

“除了在讲习所集中宣讲,我 们还通过院坝会、田间会、火边会 等所有与群众面对面的机会来宣传政策,那时每天都要背上一壶水才出门。”金丽说。 

为更好服务群众,提升就业水 平,2019年7月,李子村开办了脱 贫攻坚夜校,抽调老师、农技专家 等教授群众文化知识,培训就业技 能。截至目前,已培训300余人。 

只要真心付出就一定会有回 报。慢慢地李子村有了变化,乡亲 们的房屋变得干净整洁起来,街上 牛羊的粪便也少了,脱贫攻坚拉开 帷幕后,各方的资金更是向李子村 汇集,一条条水泥路把李子村各组 串联了起来,产业发展更是提上了 日程。 

“李子村林地面积8575亩,耕 地面积2213亩,全村仅有3个50亩 以上的平地,2018年底,我们成立 了村社一体合作社,利用这3个平 地集中发展了食用菌、辣椒种植、 精品水果等产业。”金丽指着眼前 的食用菌大棚告诉记者,下午就有 专人过来收购平菇。 

“收成不错嘛,今天采了多少 斤,叫了几个乡亲一起干活?”金丽问。 

“今天采了1000斤左右,出 菇量有点大,叫了10个村民一起 采摘、晒菇。”回答的是当地村民 李从芬,因为踏实肯干,现在已经 是基地的管理,一个月有2000元工资。 

据了解,该食用菌基地有8个 大棚,存菌棒3.94万棒,常年可解 决10余人务工需求。3个产业基地 加上扶贫车间,常年可解决70余人 的务工需求。 

“每个菌棒购价4.5元,人工 费0.5元,产量4-5斤,目前以每斤 2元批发,除去所有费用,每个菌 棒纯收入3元,每半年一周期,年 收入可达23万元。”金丽表示,这 两年李子村还相继发展了辣椒400 亩,种植马铃薯1344亩,村集体经 济累积到7万元。预计今年全村年 产值超百万元。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就业同 样不能落下。该村一手抓产业,一 手抓就业,将脱贫攻坚推向了新的高度。 

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我们村 1442名劳动力中已组织外出务工 780人,主要集中在广东一带。” 金丽表示,针对不便外出的村民, 李子村还开发了81个公益性岗位, 帮助村民增收,补贴家用。 

通过“产业+就业”该村的年 人均收入已超过8000元,贫困户 年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贫困发 生率从当初的50%下降至4.73%。 

朴德村疏菜大棚.jpg

奏响绿色致富经 

从纳雍县一直往西走,一路 风光秀丽,沿途的树叶随风摇曳, 犹如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色的风衣”,随着延绵不绝的盘山路爬升 到达锅圈岩乡土补村,入目尽是绿 色,零星散布的村舍也被大树掩住 “羞于见人”。 

据村民介绍,几百年前土补村 的先人自北方逃难于此,为了躲避 战乱一代代的种树造林才有了如今的千亩林海。 

由于土补村山高坡陡,土地 破碎,为了保住水土不流失,近年 来,村里人只得一边种树,一边在 树林里套种苞谷等农作物,生活十分艰难。 

“树大了,苞谷也种不成了, 收入也就没得了,问题是砍掉也舍不得,也不能砍。”王德先有10多亩林地,大的树已有上百年,小的树才刚种下去。

他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如果这些树能换成实实在在的钞票,那该多好。没成想,他这个想法居然在去年变成了现实。 

2019年,纳雍县发改局定点 帮扶土补村,局长高勇强看着这漫 山遍野的参天大树,提出利用自身 资源走一条绿色发展道路,见多识 广的他知道省生态环境厅有一个名 为“单珠碳汇”的精准扶贫项目, 就是把我省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 困户拥有的树木,按照树种、大小 和碳汇功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氧气)进行筛选、编号、拍照,再 上传到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平台, 面向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致力于低 碳发展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 团体进行销售,每棵树每年的碳汇 价格为3元 ,社会各界对贫困户碳 汇的购买资金,全额进入贫困农民 的个人帐户,精准助力脱贫攻坚。 

项目虽好,可推广却难。“村 民们根本听不懂什么单珠碳汇,我 们就说种的树可以拿来卖空气。村 民直接就笑了,说我们是骗子,哪 里有卖空气这种说法。”锅圈岩乡 乡长石泳伤透了脑筋。 

好事多磨,土补村“两委”通 过“十户联动”模式,召集户长开 会,再由他们将思想传达到村里, 最后125户村民参与了单珠碳汇项 目,王德先就是其中一户。 

“说实话,我开始是不相信 的,空气哪个吸不到嘛,还要过买 哦,不过就当是死马当活马医,反正也没损失。”王德先说。 

让王德先没想到的是,今年2 月,王德先收到了第一笔碳汇1350 元,这让他笑得合不拢嘴。 

“没想到、没想到,真的可 以“卖空气”,每户2亩,每亩 225株,一株3元,1350元,一分 不少,没参加的人后悔死咯,现在 种的树,是正儿八经的‘摇钱树’ 咯。”王德先自从拿到碳汇后,隔 三差五就要来巡查他的树林。 

尝到种树的甜头后,村里群众 发展产业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土补 村顺势轰轰烈烈的搞起了产业结构 调整。 

“考虑到土补村的地形原因, 我们选择了杨梅这个产业,一是可 以进行单珠碳汇,二是可以卖杨梅,同时我们还在有条件的土地套 种了1000余亩南瓜。”土补村驻村 第一书记李贵伦说。 

在杨梅基地,王德先看着种下 去的杨梅树已经有几颗开始挂果, 激动地叫我们去看。 

“不得了啊,现在又可以‘卖空 气”又可以卖杨梅,还可以在合作社 务工,我们这穷乡僻壤的人也能自己 养活自己了。”王德先说,他和妻子 如今在南瓜基地务工一天有200元, 今年赚了1万多元,加上单珠碳汇今 年收入保准可以超过3万元。 

李贵伦介绍,土补村该村共发 展杨梅种植产业3000亩,建立以南 瓜为主的蔬菜种植示范点1003亩, 并积极动员群众种植马铃薯565.5 亩,形成了“长短”结合的产业发 展模式,截至目前,已发放务工费 30余万元,分红2.4万余元,通过产 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基本解决了 村民的增收难题。 

“土补村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76.4%,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下 一步,我们计划将土补村打造成农 旅一体的旅游村寨,吸引更多游客 来到这里,扩大群众收入。”锅圈 岩乡乡长石泳介绍,在建的纳赫高 速将在土补村设立一个出口,乡政 府将依托这一优势让土补村村民吃 上旅游饭,过上红日子。

养鸡业.JPG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